回乡种丝瓜带领乡邻脱贫致富

亳州晚报 2018-10-19 15:06 大字

闻建华种的丝瓜长度很多超过了1米闻建华正在指导村民收割丝瓜青藤

年过七旬,本应是安享晚年的年纪,蒙城县退休干部闻建华却放弃了城市安逸生活,回到农村老家种起了丝瓜。而他种丝瓜的初衷就是为了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

退休干部与丝瓜为伍

10月12日上午,风和日丽。沿着乡间小路,一路走进蒙城县小辛集乡葛海村。提起闻建华,无人不知,记者很快就被乡邻一路指引来到了他的丝瓜种植园。此时已过丝瓜采收季,连片的丝瓜架下,偶尔能看到遗留的小丝瓜,部分丝瓜叶和藤蔓开始蜷曲变黄。闻建华正指导几名工人收割丝瓜青藤。

“这些青藤里的汁液可以卖给日化加工厂做护肤品原料,叶子也大有用处,后期开发可入药。”闻建华说。

在闻建华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他家中,刚进门就看到满屋子堆放的“丝瓜山”。这些丝瓜都是成熟后经过浸泡脱皮、风干,形成的一个个丝瓜络,个头大的长达1.4米。

“我把它们分成两类,一类是个头小、长相不佳的,可卖给制药厂。另一类是个头大、线条美的,出口到西欧制成澡巾、鞋垫、床垫等成品。每斤能卖50元左右,亩均纯收益约达7000元!”说着,闻建华还拿出用丝瓜制成的澡巾等成品给记者瞧。

闻建华今年72岁,是蒙城县人大退休干部。退休后的他常回老家葛海村,见到乡亲们的日子并不富裕,很多仍未脱贫,一直想为他们做点什么。

浙江慈溪盛产丝瓜,两年前,他听慈溪的一位朋友说,当地的土地由于几十年重茬种丝瓜,产量和品质大不如前。闻建华瞬间萌生了种丝瓜的念头,他不顾家人劝说,第一时间与慈溪一家厂商合作,在老家种起了丝瓜。

“第一年试种了40亩,产量和收益还不错,第二年便扩大至505亩。目前,这片丝瓜园已成为小辛集乡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扶贫基地。”闻建华说。

把助民增收落到实处

丝瓜种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整地、搭架、采摘、田管等都需要大量劳动力。当地村民尤其是贫困户,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50多岁的闻景顺因腰部残疾,不能负重。80多岁的老母亲常年疾病缠身,药费开支巨大。他们家成了因残、因病致贫的贫困户。自从闻建华的丝瓜园建立起来后,他和老伴都成了这里的工人,除了土地流转收入外,每人每天还有80元的务工收入。

“我这身体,到哪打工都没人要,没想到能在这里派上用场,现在手头也宽裕多了。”闻景顺高兴地说。

丝瓜架下,记者还听到了两名正在收割丝瓜青藤的妇女低声私语:

“闻建华真是大好人,这能卖不少钱呢,他怎么都给了咱们。”

“可不是吗,自打他回到村里后,我们不但有事干了,收入也增加了。”

……

原来,这些丝瓜青藤是闻建华帮助村民增收的一种方式。据闻建华介绍,青藤的销售合作方是河南省南阳市的一家日化加工厂,对方定期过来收购,收购价每斤0.5元。每个村民每天至少可收割青藤200斤,谁收割谁得收入。这样,村民又额外多了一份不错的收入。

“当初种丝瓜就是为了帮助村民脱贫致富,这也算是我兑现承诺的一个行动吧。”闻建华说。

脱贫致富要做大文章

闻建华的丝瓜园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在进园道路和水电设施等方面都提供了大力支持。县水利部门实施的2018年高效节水滴灌工程,也为丝瓜园的旱涝保收提供了保障。

“事实证明,丝瓜产业扶贫是一个不错的方向,见到实实在在的收益后,部分村民也有尝试种植丝瓜的意向了。明年,我准备发动乡邻都来种丝瓜,采用‘公司+农户’的方式,和农户签订收购合同,让更多村民走上致富之路。”闻建华说。

目前,闻建华的丝瓜主要输往慈溪一家合作厂商,再由该厂商初加工后输往西欧国家制成成品出售。这种销售模式,受限制最多的就是原材料生产方,这也是闻建华下一步需要大做文章的地方。

“我准备自己入股在葛海村建一个加工分厂,与慈溪那边的总厂已经谈妥,相关设备也已备齐。目前,分厂项目正在征地、做规划,预计面积在30至50亩。等这一步做好后,再申办一家进出口贸易公司,争取让葛海村的丝瓜可以直接出口。到那时,用工会更多,葛海村将人人有事干。”提起未来,闻建华脸上露出幸福、自信的笑容。

(记者 郭玉岩 邵泽涛 文/图)

新闻推荐

公益劳动换积分 “超市”购物不花钱 蒙城县板桥集镇双鹿村实施积分制,调动贫困户劳动积极性

蒙城县板桥集镇双鹿村实施积分制,调动贫困户劳动积极性

蒙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蒙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