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行信贷助力9500户贫困户脱贫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8-10-12 11:30 大字

■ 本报记者许梦源通讯员方宁宁

近年来,蒙城农商银行致力于通过发放扶贫贷款帮助当地贫困户改善生活、稳定收入,探索走出了扶贫新路。截至9月底,蒙城农商银行今年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6085户、28727万元,在用户数9553户、贷款余额45003万元,分别较年初增加3752户、18231万元。

叶超出生于蒙城县许疃镇钟庙村高叶庄,由于幼时患上小儿麻痹症,他双腿残疾无法行走,但性格坚强开朗,一直以来都坚持自力更生。叶超曾在朋友的手机销售店里帮忙,掌握了维修手机的基本技能,所以一直梦想着能有一家自己的店铺。谁知正当他努力存钱时,妻子突然不辞而别,留下刚出生不久的女儿,家庭一时间陷入困境。钟庙村委会为叶超申报了贫困户。

2012年,叶超用多年积攒的微薄积蓄在许疃镇政府大门口东旁租下两间门面房,开了一个手机维修店。然而店铺运营不久,叶超手头的资金就用完了,只好找亲戚朋友东拼西凑借钱维持。

“就在我觉得店快撑不下去的时候,咱们蒙城农商银行许疃支行的王经理上门摸底调查,了解了我的情况,很快就为我办理了5万元的扶贫贷款,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 ”叶超说。

同样通过扶贫贷款获得帮助的还有蒙城县小辛集乡李大塘村杨庄的村民杨灿,由于14岁时得上羊癫疯落下病根,杨灿不能干体力活,他的妻子同样丢下家中两个幼子离家出走,全家重担落在他一人肩上。去年,杨灿和弟弟谋划养牛,正愁没有启动资金的时候,蒙城农商银行辛集支行进村入户开展扶贫小额信贷评级授信工作,了解杨家的情况后,加急为其办理了3万元扶贫贷款。

利用这笔贷款,杨灿顺利购得两头牛,并在年底售出后获利8000余元,今年6月份,他提前一个月还清了贷款,并向辛集支行申请提高贷款额度,辛集支行经调查审批,又为他办理了5万元扶贫小额信贷。 “现在家里有我和弟弟共同购买的20头牛,我和母亲一起照料着,日子过得很有盼头。 ”杨灿表示,下一步他会继续利用贷款养牛并尝试扩大规模,期待明年获得更好的收益。

除了通过个体帮扶助力脱贫,蒙城农商银行还结合当地立仓镇薛庙村开展的稻虾共养新模式帮助当地贫困户。薛庙村是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村中有贫困户58户209人。

近年来,立仓镇改变思路,变“水患”为“水利”,逐步探索出一条“莲鱼共养、虾稻共作、水农共融、农旅共振”的发展道路,并建立了蒙城县虾稻共作养殖示范基地。基地首批流转土地500余亩,直接带动当地贫困户高电中等9户土地流转,贫困户祁三桂、胡灯志等5户务工就业,实现年务工收入8000至12000元。

掌握了龙虾养殖技术的贫困户胡灯志也想尝试养殖龙虾,但需要资金流转土地。得知他的需求后,一直与薛庙村联系紧密的蒙城农商银行罗集支行上门调查,并为他发放了5万元扶贫贷款,胡灯志顺利实现了流转计划,红红火火地干起了稻虾共养事业。今年胡灯志龙虾养殖喜获丰收,亩产300余斤,均价20多元,每亩纯利润2000元左右。 “去年年底我终于摘了贫困帽,这都要感谢农商行扶贫贷款支持!”胡灯志高兴地说。和胡灯志一样,贫困户周明、祁三桂、薛平文等人也在自家水田里搞起了“虾稻共作”,得益于今年天气和市场需求,三人也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目前,薛庙村共有26户贫困户使用扶贫小额信贷资金用于水稻种植、龙虾养殖等项目,扶贫小额信贷在助推贫困户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持续发挥积极作用。

新闻推荐

“内育外引”打造药业人才高地 □本报记者 郭玉岩

□本报记者 郭玉岩

蒙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蒙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