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整村推进农机托管作业县财政安排1450万元奖补资金,按每亩10元兑现奖补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8-07-31 11:03 大字

[摘要]县财政安排1450万元奖补资金,按每亩10元兑现奖补

农机作业托管,是以农机合作社为主体,以农机作业为手段,以机代人,有组织地对农户委托的粮食作物的收获和下茬作物的耕种进行全面机械化作业。今年“三夏”,蒙城县全面实施农机作业托管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整村推进市场运作

农机合作社是托管作业实施主体和组织支撑。为扶持农机合作社发展,2017年亳州市财政安排2000万元,对农机合作社机库棚建设给予90元/平方米的补助,并要求县(区)1:1配套。今年,蒙城县参加托管作业的农机合作社有251家。

蒙城县农机作业托管模式是“政府主导,整村推进,市场运作”。 2017年“三夏”,该县农机局开始试点农机作业托管法,秋季大面积试行,今年“三夏”实行整村推进。整村推进可以实现连片规模作业,加快作业进度,减少作业成本,降低作业价格。

为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该县按作业面积或村组划分管理和作业网格,每一个或数个网格确定1名包保干部,明确托管服务合作社,各村、合作社将托管作业机具网格化配置表、托管网格图等制作成图板,分别悬挂于村部和田间地头,落实“以地定机、以机定人、以人定责”的工作职责。

作业前,村委会划定管理网格、确定托管合作社。与农机合作社签订作业协议(合同),明确作业面积、服务内容、质量标准、作业价格。农机合作社与托管的农户签订作业合同,明确作业位置、作业面积、作业质量及作业价格。通过合同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作业价格根据市场行情,综合各方面因素,协商确定,各地相差幅度不大。农民留存的合同张贴于墙,作为督查重要内容。

全程监管验收奖补

蒙城县托管工作程序严谨,每个环节都设置了时间节点。程序严谨表现在重过程,过程实则结果实。一是托管的过程监管、考核工作前置。将制定方案、宣传动员、机具网格落实、作业实施和验收等5个工作环节量化为相应分值。二是开展不同层级的督查。全县成立16个督查组,对乡镇村督查,全体乡镇村干部均有明确的托管工作职责,实现了托管工作的全程监管。全县还对2800余台收割机安装了北斗卫星定位装置。

县财政安排了1450万元奖补资金,验收合格后兑现。 7月上中旬,对全县“三夏”农机作业托管工作进行验收复核。乡托管工作领导小组对本乡镇行政村农机合作社的托管协议、托管作业合同签订及履行情况、合作社财务管理情况、作业费用结算兑付等工作进行验收,对每个村各环节工作、托管作业面积进行公示,申报县级复核。复核通过后,根据得分情况,按每亩10元的标准兑现奖补。

作业托管“一石三鸟”

蒙城县首创的农机作业托管法,达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农民增收途径获得新拓展、农机合作社获得发展新动能、秸秆焚烧获得解决新方案。

实施农机作业托管,农户不再发愁找不到机械干活,且降低了农民种地成本。合作社集中连片作业,价格便宜,其耕种收价格比散机作业,每亩地的作业费可便宜30-40元。常年外出打工的农户无需往返奔波忙农活。有关部门算了一笔账:2018年“三夏”全县农民可直接增收1.5亿元。

实施作业托管,农机合作社与托管村有效对接,合理配置机械,农机合作社变以前的无序无固定地点的流动作业为现在的订单式有序作业,实现了集中连片作业,扩大了作业面积,增加了规模效益;效率提高,加快了收种进度,全县作业时间比过去缩短3天,有更多时间进行跨区服务。作业市场价格低且平稳,避免了恶意竞争。

实施农机作业托管服务后,农机合作社成为落实秸秆焚烧和随意堆放最有力有效的抓手,比较轻松地实现了“不冒一处烟,不着一把火”的禁烧目标。

(刘东林李勇冯子良)

新闻推荐

老人, 请平安回家

本报记者孙鸿摄影报道6年前的一次偶然,让李艳迷失了回家的路。在外漂泊、风餐露宿、恶疾缠身的折磨模糊了她家的记忆。直...

蒙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蒙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