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环境治理,保护好绿水青山?日前,记者来到蒙城县就乡村治污情况进行了探访——乡村治污打响攻坚战
图为蒙城县岳坊镇污水处理站一角。 本报记者 孙海涛 摄
本报记者 孙海涛
4月26日,在蒙城县岳坊镇一居民生活区,记者看到这里有个小花园,绿树成阴,花香袭人。在小花园一角,有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房子,白墙黛瓦,看上去与普通民房没啥区别。
“这可不是民房,而是一座污水处理站。房内安装的是污水处理自动化控制系统,地下室安装了一套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可解决全镇居民生活污水的处理问题。 ”该县污水处理厂副厂长徐辉告诉记者。
污水处理站就是一座小花园,在这里只看见树木花草,听不见机器运行的轰鸣声,也闻不到生活污水散发的恶臭味。 “你看,经过处理的污水变清了,顺着这条小沟,绕着花园流淌,最后流进路那边的沟渠。 ”徐辉指着出水口对记者说,原来的生活污水变得清澈,没有任何异味,还能用来浇灌花草树木。记者看到这种“再生水”汩汩地流入路边的沟渠,不远处一位村民正坐在沟边悠闲垂钓。
“这座污水处理站日处理生活污水达1000吨,覆盖人口5000多人。它占地不到300平方米,设备都在地下,地上还可以做成花园式休闲广场。 ”据污水处理站设计安装单位中联环公司安徽区负责人黄国华介绍,岳坊镇污水处理站可截流收集周边地区各类污水,采用“区域集中、就地收集、就地处理、循环再生”的水处理模式,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污水处理模式,实现“与周边环境零距离、项目建设零占地、再生回用零排放、环境影响零污染、污水收集零转运”,解决了传统污水厂给周边居民生活环境带来的二次污染问题,经处理过的再生水可直接并入“二次供水网”,可用于消防、洒水保洁、农业浇灌等,有效缓解城乡水资源紧张问题。
污水变清水,生态“零负担”。在辛集乡污水处理站,一位工作人员正在检测出水口的水质。他对记者说:“你瞧,这水质多好,几乎看不见杂质。建设这样的污水处理站占地面积小,日处理污水从数百吨到数万吨不等,灵活性强,投资少,运营成本低且处理效果好。 ”
辛集乡人大主席赵飞吾告诉记者,这座污水处理站已建成运行,管网铺设由镇政府负责,当管网全部铺设到位后,可实现污水全部回收利用。污水处理站与园林绿化建设融为一体,没有噪音、没有气味、没有污泥,对周边环境几乎没影响。
据该县城乡建设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自去年以来,蒙城县打响了农村污水治理攻坚战,拟投入1亿多元,在全县17个乡镇和较大的中心村,建设21座这种“地埋式”生态型的污水处理站,实现乡镇污水处理全覆盖。目前,已建成7座乡镇污水处理站,还有14座正在建设之中。
新闻推荐
农历三月三,蒙城县小辛集乡举办传统庙会。该乡抓住时机,多部门联手开展政策宣传、咨询服务活动。通过搭建宣传台、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向赶会群众宣传法律援助、平安创建、垃圾分类及“书...
蒙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蒙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