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春节记忆 □李梦圆

淮河晨刊 2018-02-07 12:12 大字

我家在安徽蒙城,离蚌埠不远,开车不用两小时就到家门口了。在我的记忆里,过年都是回老家,主要活动都在奶奶家。

家里一直都有过年蒸面食、炸面食的习惯,奶奶通常都是在腊月二十四开始制作这些面食。蒸的面食有:馒头、包子、糖三角(我们叫“糖包”)。糖包通常不会蒸太多,因为是在面皮里面包上白糖,捏成三角形,放在锅里蒸。所以口味太甜,很多大人都不怎么喜欢吃,奶奶也是耐不住孙子们的软磨硬泡才会蒸一些,而刚出笼的糖包一般也是一扫而光,囤不起来的。炸的面食花样也很多:绿豆圆子、炸焦叶儿、炸焦棒(家乡话叫“炸江棒”)、炸蚕豆米儿……我最喜欢吃的是炸焦棒,它是有点甜的,大约是在面团里放了糖。然后擀成条,切成婴儿的磨牙棒大小,散在桌子上跟手工面条似的,然后倒在油锅里炸。我从小就很喜欢帮老妈打下手,帮忙捏面、往油锅里丢面团之类的,但是,老妈总让我干一些跑腿的活,比如,去后院搬柴火、去橱柜里拿鸡蛋等。

年前准备的这些要足够用到年后的,所以做得非常多。老妈的解释是,以前大家都很穷,没有其他零食,不囤点东西,年关里就没有零食招待来拜年的亲戚。要划重点的是,这项繁重而浩大的工作,全部都是奶奶辈妈妈辈来完成的。

蒙城过年还有一个习俗有些独特,就是在年三十早晨七点,家族里的男丁要起个大早去给老祖宗上坟。这个规矩让弟弟很不爽,这意味着他要六点左右起床洗漱,和我爸回老家,而他的姐姐——我,还在温暖的被窝里赖床不起。有老规矩说,女眷不能随从,会惊扰祖宗。我非常讨厌这个规矩,所以,自打我知道爷爷上坟不喊我去的原因后,我就每年拉着爷爷,跟着上坟的大部队,大摇大摆地去老祖宗坟前晃悠。

过年的重点戏是年夜饭,这个习俗好像全国都一样,在这里就不唠叨了。年夜饭后,我们这里叫“熬岁”,我们家最能熬岁的应该是菩萨和她前面的两个红蜡烛,我爸都是被半夜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吵醒才下楼去放鞭炮,迎财神。过年时,印象最深的景色就是年三十晚上老爸开着车,带着我们一家四口赶回家看春晚,黑夜中天空上不断地有烟花绽放。

作者系蚌埠学院文学与教育学院16级学生

新闻推荐

小型水利工程让农田“旱涝无忧” 全市去年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完工率达100%

本报讯小水利连着大民生。去年以来,亳州市大力推进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全市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完工率达100%,为农民增收、农业增产提供了有力的水资源保障。当前正是兴修水利的...

蒙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蒙城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