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种植千亩紫薯尝“甜头”

亳州新报 2017-11-29 10:01 大字

彭芳正在清理刚起出的紫薯

换个颜色种 效益大不同

11月25日,蒙城县三义镇的紫薯即将完成采收。“紫薯和红薯的亩产量没啥差别,但是紫薯要比红薯贵一倍,紫薯粉丝也比红薯粉丝贵一倍。”看着满地“打滚”的紫薯,彭芳难掩喜悦之情。

彭芳经营的四季园合作社流转了600亩土地,又与农户签订了1000亩左右的单子。种植的紫薯除了供应市场鲜食外,还进行深加工,制成紫薯粉丝。彭芳尝到了紫薯的甜头,最近正忙着扩大粉丝生产车间。

薯田里,两辆拖拉机犁过一垄又一垄地,所到之处,紫薯调皮地“蹦”了出来。刚起出的紫薯看着与红薯差别不大,只是颜色较深,说不上是紫色还是红色;它的个头比红薯要小,长得比较“秀气”。

紫薯收获现场,几十位农民正戴着手套将刚起出的紫薯处理干净,然后分类装袋。“去泥,除毛须,先挑最好的装袋。”正在挑拣紫薯的张素娥说。

一位外地商人正指挥车辆把质量最好的紫薯运走。“一般都是送到湖北售卖,那里市场比较好,一斤能卖到1.2元。”彭芳说,销往外地的高质量紫薯只占三分之一。剩下的放到温室大棚里贮藏,再次分类,品相好的供给超市,不好的再制成紫薯粉丝。这样分级处理,可以使紫薯的效益最大化。

“紫薯是中看不中吃,有啥好呢?”在吃惯了红薯的张素娥看来,紫薯并没有多好。

“同样是一亩地3000多斤的产量,紫薯能收入2500元,红薯只能收入1000多元。你说是种啥好?”彭芳解释说,“紫薯的经济效益要比红薯高一倍,花青素含量也远高于红薯,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营养价值也更高。”这里的紫薯与小麦轮种,麦秸打碎留在地里,土壤变得松软,这样长出的紫薯质量更好。

据了解,紫薯粉丝的市场价格是每斤12元,红薯粉丝的市场价格是每斤6元,也就是说,紫薯粉丝的效益高了一倍。“合作社去年销售红薯粉丝10万斤,紫薯粉丝3万斤。”彭芳说。

传统好工艺 “无矾”更放心

彭芳的丈夫邵先生,几辈人一直坚持采用传统工艺制作粉丝。他发现市场上的粉丝逐渐变成机器制作,抛弃了传统的工艺,口感质量都大不如前。于是,邵先生想要将传统工艺传承下来。

传统粉丝制作很讲究工艺,从选薯到晒丝无不需要尽心尽力。邵先生从小耳濡目染,十分熟悉这套流程,再加上对于传统工艺的执着,他制作出的粉丝很快受到了市场的欢迎。“传统工艺制作的粉丝肯定比机械制作的口感好,消费者也更喜欢。”邵先生说。

不论使用哪种方式制作粉丝,都必然少不了明矾。2014年,国家规定,粉丝制作中禁止使用明矾。这可愁坏了彭芳夫妇,“使用明矾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工艺,要是不用的话口感肯定会受影响”。事实果然如此,失去明矾的粉丝松软不筋道,口感差了很多。

“必须找到一个明矾的替代品。”邵先生说。他在论文中发现,一种生物糖可以代替明矾,随机投入实践。开始并不如人意,粉丝还是不好吃。经过了长达两年的摸索,他们终于制作出优质的“无矾粉丝”。最近,国家放松了对明矾的禁止,制作粉丝可以适当添加。“我们还是坚持无矾,这是我们自家粉丝的特色。”彭芳说。

走品牌之路 创“紫薯之乡”

因其上乘的质量和口感,彭芳的紫薯和紫薯粉丝在当地小有名气。由于种植规模的扩大,原有的车间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求,“这几天我们正在扩建生产车间,更新生产设备。”彭芳说。彭芳夫妇在坚持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适当地结合机械技术,工序一个不少,口感一样地道,效率大大提高。

邵先生尤其讲究紫薯粉丝的质量。刚生产出来的紫薯粉丝并不是鲜艳的紫色,遇水后会逐渐变紫。市场上的粉丝很多加有添加剂,颜色才好。“我不会用添加剂,要保持粉丝的原汁原味。”邵先生说。

2012年,合作社申请注册了商标,开始走品牌之路。现在彭芳还把紫薯粉丝销往外地,合肥的徽风皖韵特产超市就有自家的产品。另外,彭芳还积极尝试电商销售,紫薯粉丝现已入驻淘宝网店,销量可观。

刚开始,很多农民不敢种紫薯,害怕卖不出去。但是看到有人尝到了甜头,附近的农民都跃跃欲试。合作社独立种植600亩紫薯,但是产量却比不上农户自己种植的。“自己种太操心,今后打算专门做紫薯粉丝。”彭芳说。合作社准备把流转的地都交给农户自己种植,这样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又为我们省了不少心。

“1600亩这样的规模,亳州其他地方未曾见过。”邵先生说,我们的紫薯粉丝制作工艺越来越成熟,消费者也越来越认可。彭芳夫妇要跟乡亲们一起,争取把三义打造成“紫薯之乡”。(魏军文/图)

新闻推荐

退休老干部学习“十九大”

11月17日中午,蒙城县楚村中学校领导向单德平老人赠阅有十九大报告内容的《安徽日报》《亳州晚报》等党报党刊“你这可有报纸我借着看看?”11月17日上午,蒙城县楚村镇退休老干部单德平到当地中学见到...

蒙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蒙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