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7-10-17 11:29 大字

■ 本报记者冯长福 文/图

眼下正是晚秋黄梨收获季节。 10月15日上午,记者来到六安市裕安区罗集乡杨公村富硒黄梨基地,正巧遇到来自合肥的一批游客在此采摘富硒黄梨。 “这种梨子我第一次见到,长得像小南瓜,一个有一两斤重,口感也很好。品鲜美果实的同时,顺便看看乡村美景,一举两得哦。”游客胡女士喜滋滋地说。

这个采摘园面积有近百亩,由六安市四季绿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于2012年着手打造。 “果树生长周期较长,去年才零星挂果,今年开始进入盛果期,亩产量2000多斤,再过两年亩产量能达到8000斤。合作社负责人孔祥根介绍,“我们采用人工除草,全部施有机肥,病虫防治用生物农药。再就是,采用富硒技术,让这个本就稀见的水果,更富含有益人体健康的营养元素。有特色有品质,才能卖上好价钱。目前采摘价为10元一斤,近期每天都有合肥、六安等地的市民前来采摘,平均每天通过采摘销售2000斤左右,另外还有不少单位团购。 ”

黄梨采摘园的建立,还促进了当地的***工作。罗集乡党委书记崔应胜告诉记者:“采摘园所在的位置是一片荒岗地,土壤较为贫瘠,他们流转这片地的价格是600元一亩,远高于当地同类土地流转的平均价格。采摘园还带动了贫困户就业和当地土鸡、土鸡蛋、粉皮等特色农产品的销售。 ”

“来尝尝,这是我刚摘的富硒黄梨。 ”村民朱俊旭顺手摘下一个黄梨递给记者。 “这个果园建的好啊,让村民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挣。我家有1.5亩地租给了果园,他们聘我在这里搞果园管理,一年工资1.5万元。目前常年在此上班的村民有五位,特别忙的时候,还要雇些零工,每天80元。 ”老朱说。

产业扶贫是拔掉“穷根”的关键一招。结合生态资源和区位优势,罗集乡重点发展中药材、水果、苗木、休闲观光等特色产业。今年该乡分两批为申报产业到户奖补,第一批为373户贫困户申报产业到户奖补资金107.696万元,第二批为290户贫困户申报产业到户奖补资金70.1639万元。目前,第一批70%奖补资金、第二批50%奖补资金均已打卡到户。同时,该乡对有就业意愿但缺乏劳动技能的贫困户落实技能培训,已累计发放就业补助资金10.36万元。

新闻推荐

村民居家养老 安享幸福生活

家门口看大戏9月30日上午12时许,蒙城县岳坊镇葛寒寨村居家养老中心。在干了一上午的农活后,68岁的葛立文就来到这里吃午饭。厨房里,做饭的师傅正在忙着炒芹菜肉丝,饭还没做好,葛立文就到娱乐室和几位...

蒙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蒙城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