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家庭有志气 走出四个大学生

亳州晚报 2020-12-04 07:45 大字

本报讯在利辛县中疃镇张寨村有这样一对夫妻,虽然他们家庭贫困经济收入微薄,但他们家贫志坚依靠脱贫政策和自身努力,用勤劳的双手培养出四个大学生,他们就是谢殿胜和李秀兰。

“孩子们担心家庭负担重,不想考研了,我说怕什么,现在政策这么好,放心考吧。”9月16日,李秀兰对记者说,孩子们非常争气,今年考上了两个研究生,“以后小儿子毕业了,我也要让他上研究生。”

李秀兰有四个孩子,大女儿谢琪2015年毕业于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现在一家保险公司上班,月收入6000元;双胞胎女儿谢转妹、谢转莉分别毕业于滁州学院和安徽财贸职业学院,今年双双考取了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入学后一边读书一边打工;小儿子谢锡锋2018年考取阜阳师范大学,大二在读。

四个孩子都上大学,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负担可想而知。为了缓解经济压力,谢殿胜在本村建筑队打工,月收入2000元,但这份收入对家庭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2014年,李秀兰家被村里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她也被推荐担任保洁员,月工资600元。

作为村里的保洁员,李秀兰除了扫扫马路、捡捡垃圾、抓好环境卫生,有时候还会到邻近的家庭农场、施工队干活,只要挣钱啥活都干,就是想多给孩子们挣点学费。

有这样的勤劳父母做榜样,四个孩子都特别懂事。张寨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扶贫队队长杨磊对谢殿胜和李秀兰夫妻给予了很高评价,谢殿胜家里有四个大学生,夫妻俩有慢性病,身体不好,但他们宁愿多流汗,别人都用收割机收麦子,他们自己割,也要多省点钱留给孩子交学费。正是凭借这种精神,才培养出了四个大学生,是村民们学习的榜样。

(黄孟海刘杰记者李鹏)

新闻推荐

亳州市3名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在京接受表彰

刘国英、李子杰接受表彰后合影留念(图片由受访者提供)本报讯11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

利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利辛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