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起来的宜居新农村

亳州晚报 2020-06-15 08:20 大字

诸王社区的奶牛场诸王社区一角

循环经济美家园

白墙灰瓦的整齐村居、绿树环绕的小桥流水、果实累累的生态果园、荷叶漫漫的莲藕基地、设施齐全的社区广场……走进利辛县永兴镇诸王社区,就犹如走进了一个大型的私家园林,花园式的建筑设计让人心旷神怡。

除了令人舒适的新村美景外,诸王社区“变废为宝”的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让村子打造宜居宜游新农村的同时,也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果园飘香富村民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6月份的初夏时节,绿色就是永兴镇诸王社区的主色调。梨树、桃树、葡萄等果树相继成熟,株株枝繁叶茂、葱葱茏茏,处处都是绿油油的景象。走进诸王社区的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浓浓的果香便扑鼻而来。

“现在正是水蜜桃和黄桃上市的季节,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不断,每天都有几十名工人在桃园里不间断地采摘来满足销售。”6月8日上午,诸王社区张龙家庭农场负责人张龙在自家的果园里忙碌着,一百多亩的果园里种植着桃树、梨树、苹果树等。随着桃子的成熟,张龙的日常变得更加忙碌了。

张龙介绍,目前成熟的水蜜桃和黄桃主要销往上海、合肥、南京等城市,作为精品类水果销售。到了7月份盛夏季节,为避免高温下桃子变质,他还会把黄桃加工成水果罐头销往全国各地。在张龙的农场里,记者注意到除了繁忙的采摘景象,在成片的果树林下还散养着很多鸡、鸭、鹅等家禽,有的在树下静静地吃草,有的在嬉戏打闹,让丰收的果林变得更加热闹和充满生机。

“这就是我们循环经济产业园的一种循环模式,散养的鸡鸭鹅以果树下的杂草和虫子为食,鸡鸭鹅的粪便是很好的肥料可以滋养果树。”诸王社区书记李峰介绍,在张龙家庭农场里还有一个养殖着鱼、虾、蟹的水塘,破损的果子和果皮都是鱼虾很喜欢的食物,循环的养殖模式不仅不会产生垃圾,还能保证所有产品纯绿色、无公害,产品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诸王社区还有着数千亩的梨园、梅园、葡萄林,每年众花齐放时,村里处处是景。在春风的吹拂下,朵朵花瓣洒在路上,给幽静的乡村小路铺上了带着芳香的地毯。绿树成荫、果树开花的时节会吸引许多周边游客前来赏花踏青,游客的聚集则带动了村里的农家乐旅游,给村民们带来另一笔收入。到了瓜果丰收的季节,游客们会再次前往,享受采摘的乐趣,给美丽乡村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增添了许多活力。

除了果林、蔬菜种植外,诸王社区的奶牛养殖也是农业循环经济产业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伊利奶业的鲜奶基地,安徽正源牧业有限公司已发展为亳州市乃至皖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标准化奶牛养殖基地。

在位于正源牧业的奶牛场里,一栏栏奶牛在洁净宽敞的牛舍里,人工智能操作挤奶,挤出的鲜奶直接通过管道进入到储奶罐,当天就会被运往伊利奶业设在合肥的生产基地。

“正源牧业是省级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现存栏奶牛2200头,有两个标准化奶牛场。借着奶牛场的资源,场里还有一个食用菌种植基地和饲草种植基地,以及果蔬种植基地。”李峰介绍,玉米秸秆是奶牛的储备饲料,也是诸王社区种养循环经济的一部分,奶牛的粪便则是食用菌和果蔬种植的主要原料,这种变废为宝的种养循环,既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也推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

紧临着正源牧业的蚯蚓养殖场,正是牛粪循环经济的受益者之一。据了解,经过蚯蚓翻过的牛粪会变成蚯蚓粪,市场价200多元一吨,主要用于高档花卉、蔬菜大棚施肥使用。蚯蚓则可以用于生物制剂、鱼饵、药用价值等,进一步延伸了种养一体的养殖模式,达到了牛粪污染治理和废弃物资源化再生利用的目的,从而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诸王社区通过“粮食生产→养猪场→沼气池→大棚、日光温室”;“粮食生产→畜牧养殖→沼气池→水产养殖”;“粮食生产→养牛场→蚯蚓→养鸭、养鸡→养鱼”;“粮食生产养牛场→食用菌”;“粮食生产→畜牧养殖→有机肥料→蔬菜、粮食生产”等形式延长产业链,诸王社区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立体种养模式,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走出了一条“种养循环”的经济发展道路,同时,也为村里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

宜居宜游新农村

“只要肯出力,我们一年四季都能找到活儿干,现在的日子也慢慢变好了。”正在果林里打工的贫困户张学新介绍,春天和夏天他空闲时会在果林里帮忙剪枝、摘果子,秋天和冬天他会在村里的蔬菜大棚和养牛场里打工,每天都能获得一定的收入,很好地缓解了家庭经济压力。

李峰介绍,2011年诸王村改名为诸王社区,社区规划建设了一个占地940亩的中心村。村里采取建改并重的方式,对基础环境较好的寨东庄、君李庄、诸王集、中李庄180户进行保留改造,通过实施“三拆一改”改变了原有脏、乱、破的旧村庄面貌。并通过项目资金的整合,配套建设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老年福利中心、商贸服务中心、社区幼儿园、小学、文化广场等,让村民们能够舒心生活。

此外,诸王社区地处利辛县永兴镇省级循环经济产业园核心区,在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拓宽产业渠道,合理规划和利用资源,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形式和“大园区+小业主”模式发展产业,形成一批具有旅游农业开发价值的农业产业项目。

目前园区已流转土地3600亩,入驻种植、养殖企业26家,大型种植专业合作社6家,家庭农场3家,拥有正源牧业、润升牛业、航博农业、四丰农牧、金博种植、百联果蔬、安徽祥欣生猪育种等一批知名的龙头企业。

为优化环境,提升群众的生活娱乐水平,村里还规划建设了黑凤溪生态公园。黑凤溪生态公园依傍阜蒙河及阜蒙河故道之间的新月形自然地貌修建,公园内建有假山、小桥、廊亭、水榭、珍贵花木、林间小道、生态农家乐餐厅等;配备有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和相应体育设施,成为宜居宜游的一道亮丽风景。

“我们白天可以去各个养殖场或者家庭农场务工,晚上到广场去跳广场舞,空闲时坐上城乡公交进县城逛一逛。住的是统一规划的小楼房,吃喝都是村子里生产的绿色食品,日子过得太舒服了。”村民李桂敏乐呵呵地说道,如今的诸王社区就如同城郊的私家园林,大家伙都成了新时代的新农民,生活过得越来越幸福。(刘康记者李锦文文/图)

新闻推荐

赴无锡市考察招商项目

本报讯6月5日至6日,利辛县政协考察组在无锡,先后考察了顺心保洁有限公司垃圾清运处理中心、道路保洁、水面保洁、建筑垃圾...

利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利辛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