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照亮流浪者的回家路
李磊在登记流浪人员信息李磊为刚送到救助站的受助者穿上棉衣
20年走遍大江南北
一个住处、一床棉被、一碗热饭,对于暂时无法回家的流浪乞讨人员来说都是幸福的,但更珍贵的或许是一张在迷途中可以回家的车票,一个送他们回家的人。对于在亳州市救助站工作了20年的李磊来说,已经记不清20年来帮助多少个家庭团圆。对于他来说,帮流浪者找家已经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将一件件衣服洗净、叠好,把一个个物件清理、打包,一切准备停当,李磊挽着受助人的胳膊,小心翼翼扶上救助车……12月1日上午,在亳州市救助站,李磊又踏上了送流浪者回家的路。此行,他要送一名精神异常的老人回利辛老家。
“家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最温暖的地方,没有人会不想回家。在我看来,每个流浪者都有着不为人知的酸楚。”李磊说,虽不知道这些受助的人有什么样的故事,可是只要来到救助站,他就会竭尽全力地帮助他们寻找回家的路。
“我曾经当过兵,还在部队里入了党,这样的经历和身份都增强了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李磊介绍,退伍后他进入民政系统工作,还曾在1998年抗洪抢险工作时获得全省先进模范的表彰,2000年进入救助站工作,这一干就是20年。
20年来,在护送流浪者回家的过程中,李磊走遍了大江南北,见证了一个又一个家庭的团圆。
为团圆执着奉献
在众多送人回家的记忆中,李磊最难忘的就是一名叫陈兰兰的流浪孕妇。2012年7月的一天晚上,他随着救助站的巡逻车行驶到火车站广场时,发现一名流浪妇女躺在地上。送到医院一查,这名女子怀有身孕,并患有精神障碍和肝炎等疾病。救助站立刻决定先治疗,再想办法问清女子来历。
在医护人员精心照顾下,女子身体好了起来,脸上有了笑容。不能开口说话,她就在纸上写:我叫陈兰兰,家在江西省吉安县八都镇。
拿着陈兰兰写的详细地址,李磊来到江西,结果当地说陈兰兰户口早就迁走了。无奈之下,李磊只得返回亳州。接下来几个月,救助站和医院无微不至地照料快要生产的陈兰兰,而李磊也不停地在亳州和江西吉安之间往返,并寻求媒体的帮助,每次往返都要好几天。
2013年10月,陈兰兰在救助站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的照顾下顺利产下女儿。同时,李磊也终于得到了一个好消息:陈兰兰的家找到了,就在江西省吉水县。在陈兰兰身体恢复后,救助站联系了市人民医院医生共同护送陈兰兰回家。
“在救助站的期间,陈兰兰一直念叨着家的字眼。当我告诉她,很快就能送她回家的时候,这名患有精神障碍疾病的女子眼圈立刻就红了。”李磊说,再次赶了一千多公里路程,将兰兰交到当地救助站工作人员手中时,不仅是工作顺利完成的感慨,心中更多的是幸福和感动。
用爱照亮回家路
“有一次,一名20多岁的女孩被好心人送到了救助站,女孩好像患有精神障碍,见到人的时候紧张发抖,不愿说话。”李磊说,看着女孩穿戴干净,精神状况也不错。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李磊判断,女孩一定是刚走失不久。他立刻就通过寻人信息网发布信息,然后与公安部门联系,了解是否有失踪人口的报警。
就在李磊和同事们四处帮女孩找家的时候,看到了媒体发布的一则寻人信息,信息里的走失人正是刚被送来不久的女孩。随后,李磊和女孩家人取得了联系,告知家人女孩很安全。很快,女孩妈妈赶到了救助站。看着母女两人抱在一起嚎啕大哭,在场所有人都湿了眼眶。
一幅幅温情满满的相聚画面,定格在李磊的脑海里。他说在从业的20年里,这样的温暖和感动是他最大的收获。
救助站从来都是24小时值班,只要有特殊的受助对象,夜间都是无法休息的。因为他们要时刻关注救助对象情况,如遇突发状况能及时处理。此外,辖区派出所时常会在夜里送来流浪人员,需要进行交接和住宿安排。“刚开始上班的时候觉得有点累,现在这么多年都习惯了,我也成了‘夜猫子’了。”李磊说。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李磊和同事抵达利辛县,将老人交给了其家人。看到这家人终于重逢,李磊又一次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记者李锦文)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期,谯城区芦庙镇多举措做好网上办事大厅工作。该镇进行规范化建设,做到标识清晰、制度健全、运转高效,制作宣传彩页...
利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利辛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