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薯成了村民增收的“金蛋蛋”

亳州晚报 2018-10-10 10:36 大字

今年紫薯丰收,张浩带动贫困户种植紫薯脱贫增收的信心更足了

产量和普通红薯差不多,价格却是其两三倍!利辛县孙庙乡幸福村的贫困户张殿臣用林下土地种植了三亩多的紫薯,每亩地收入三千多元。在当地种植大户的带动下,不少贫困户改变了传统的种植模式,改种了紫薯,这些“紫蛋蛋”成了他们脱贫的“金蛋蛋”。

一亩地 多收入2000元

10月2日,利辛县孙庙乡幸福村。

“这长得可不少!”说着,63岁的张殿臣弯下腰,扒开土,攥着秧藤往上一提,四个大小不一的紫薯破土而出,很是喜人。

张殿臣是孙庙乡幸福村村民,也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今年春季,他在自家的3亩多林地里全部种上了紫薯。“这紫薯以前咱哪见过?开始也是不敢种,他就说这个价格高,可以回收,秧苗也是不要钱送给我的。”张殿臣说,考虑到每年种植红薯、玉米收益也不太高,就决定试一试。

经过“七月怀胎”,紫薯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张殿臣估算了一下,一亩地应该能产3000斤,一斤能卖一块多钱,这些紫薯可以卖八九千块钱,“多亏他给我们提供一个挣钱的好门路!没想到能收入这么多”。

听说张殿臣今年收入这么高,另一个贫困户夏怀成则后悔得直拍大腿:“早听他的我也种紫薯就好了!”夏怀成说,今年他种的是大豆,长势还不错,但一亩地的收入最多不超过一千块钱,跟种紫薯差远了,“他当时也问我了,看种的人少,我也没敢种”。

同样都是“薯” 收益差别大

贫困户们口中的“他”,是他们村的种植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浩。

张浩的父亲是村里的“能人”,在2008年的时候就注册成立了利辛县的第一家农业合作社。在父亲的带动下,张浩也对农业规模化种植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在孙庙乡和临近的乡镇流转了土地,搞起了规模化种植。

前两年一次偶然的外出机会,他接触到了紫薯,听说富含硒和花青素,市场潜力还比较大,决定在老家试种一下。“我们这里的气候也比较适合种,种植技术要求不算太高,最主要的是收益比较好。”张浩说,他在2017年试种了20亩,亩产量达到4000多斤,和当地的红薯相差不大,然而,价格却相去甚远,“我把紫薯大部分加工成了紫薯粉,卖到25块钱一斤,还供不应求,红薯粉一斤只能卖10块钱。这差距就出来了”。

于是,张浩又流转了一些林地,今年把紫薯的种植规模扩大到了3000亩。他还动员村里的贫困户利用自家的林地进行种植,他不仅进行回收,还免费提供紫薯秧苗。

贫困户增收有了新门路

从20亩增加到3000亩,这么多的紫薯卖给谁?张浩早就联系好了销路。

“大部分是卖给深圳的一家制药公司,他们要从紫薯里面提炼花青素,还有我在山东购买紫薯秧苗的时候,他们那边也准备收购800亩地的。”张浩说,紫薯大点的可以长到二斤多重,咱们在饭店里吃到的鸡蛋大小的,都是紫薯里面的“小不点”,但它们在超市里的售价是每斤3块钱左右。

据介绍,紫薯秧苗在栽种的时候,需要斜着插,这样可以结更多的紫薯,垄要大,可以保持通风,生长过程中还要注意对紫薯秧控旺,否则紫薯长不大。

“现在有56户贫困户在我们合作社劳动,一天的工资是60块钱。”张浩说,一年中大概有三个月的劳动时间,可以收入五六千块钱,“我更希望他们自己去种,我们负责回收,这样他们的收益会更高”。

“我准备明年把家里的林地都种上紫薯,原来不敢种,没想到是‘金蛋蛋\’。”夏怀成说,林业扶贫补贴加上种植紫薯收益,一亩地就可以收入四千元左右了。

(记者 蒋加磊 文/图)

新闻推荐

“中秋”关爱留守娃

本报讯中秋节期间,利辛县程家集学区张郢小学老师在“留守儿童之家”慰问近三十名留守儿童,向他们发放学习用品和节日礼品,教...

利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利辛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