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药都最美教师”候选人典型事迹系列报道 (四)

亳州晚报 2018-08-28 01:08 大字

[摘要](四)

薛茜抽时间为留守孩子补课赵庆春在给聋哑孩子上地理课郭强在上示范课张晓杏和学生亲如一家张永计的课深入浅出,幽默生动付常青参加语文教学观摩活动

赵庆春:以愧疚和敬畏之心对待折翼天使

亳州市特殊教育学校老师赵庆春的梦想只有一个:做一滴甘露,滋润折翼天使脆弱的心灵;做一缕春风,轻抚他们受伤的脸庞,帮助他们自食其力。

行走在无声世界里的23年,赵庆春一直以一颗“愧疚之心”对待折翼天使,努力做一个快乐、幸福的特教老师。

以“愧疚之心”,当折翼天使的保护伞

亳州市特教学校里,有兄妹三人都是盲人的,而且其父亲还患有白血病;有兄妹六人都是聋哑人的;有一家两个孩子都是智障或脑瘫,十几岁了还躺在床上的……大部分的家庭都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对那些孤苦无助的孩子来说,老师就是一片青天,就是他们的保护伞。

“我的恩师曾说过,大部分‘健全人\’在享受社会发展成果时,却有小部分‘残疾人\’在品尝、承受社会发展的‘代价\’这颗苦果。”赵庆春说,所以,她认为,特教老师就该以一颗“愧疚之心”给残疾儿童应有的“权利偿还”。

从教的23年间,赵庆春脑海里有太多温馨难忘的一幕:办公室里,学生赵香港和他的父亲持续冷战,一次,两次,三次,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赵庆春不知磨破了几层嘴皮,费了多少心思,才让他们慢慢走进对方的心灵,迎来父子久违的深情拥抱;法庭上,聋人毕业生李文,由于遭受家暴要求离婚,却还处处受到对方的指责和刁难,赵庆春拍案而起,理直气壮地为她翻译辩护,一连串的责问让对方哑口无言,为她赢得了判决;教室里,为了能与孩子们无障碍的沟通,她认真学习聋人手语,深入研究数学课标和教学方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们脸上的迷茫慢慢散去,成绩得到很大提升……

以“敬畏之心”,让残缺花朵绽放美丽

理想的特教老师要敬畏特殊教育,敬畏特殊教育就是要慎重对待课堂教学。每次赵庆春迈进课堂之前,都会扪心自问:“我准备好了吗?我不能在课堂上浪费儿童的生命!”

“我会把自己设想为一名‘残疾儿童\’,比如把自己当成‘聋人\’,然后去体验无声世界,体验手语沟通,体验视觉的效用。” 赵庆春说,这样才能获得聋童的切身感受,它可以让你知道如何去设计教学方案,让你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具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性。

为了让课堂沟通能够顺利,赵庆春努力学习聋童的自然手语,查找相关的语言学知识,仔细阅读有关书籍和刊物,向国内优秀的聋人和专家学者请教,研究手语、书面语的互相转换,研究手语在数学教学课堂中的实践和运用等。

23年来,赵庆春付出了多少心血,牺牲了多少时间,她已记不清。但她明白,让残缺的花朵绽放美丽是她毕生的事业和追求。 记者 郭玉岩 文/图

郭强:拄着拐杖也要第一个到校

清晨的阳光刚刚泛出鱼肚皮,利辛逸夫小学教师郭强就已经在赶往支教的路上。为了改变支教学校教师几十年拖拉、懒散的习惯,郭强从自身做起,每天坚持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开。支教路上的一次意外,他的左腿被砸伤,一天都没有休息的郭强拄着拐杖仍要践行“第一个到校”的承诺。

用拐杖画出敬业标签

到康桥小学支教是郭强自愿申请的。那是城关镇最偏远、最落后的一所村小。尽管有所准备,但这里师生的精神面貌仍然让他错愕:师生迟到的、早退的、踩着点进班的现象很普遍,很多老师上完课就离校,没课的甚至连来都不来。

好在郭强的身份是双重的,既是支教教师又挂职校长。他深深明白,要想改变这种现象,让别人心服口服,就得以身作则。

每天早上,郭强总是第一个到校,然后站在大门口迎接每名学生和老师进校。放学后,他批改完作业,做好备课和教学反思后,再把教室、办公室都检查一遍,确定放心了,才骑着电车最后一个离开。

一次雨雪天气,郭强如往常一样六点左右就出发了。天气太冷,郭强的双手和双脚冻得已经没了知觉。经过一处转弯后,郭强的电车开始提速,一不留神却撞到了一块大石头上,连人带车被甩了出去,电车刚好重重砸在他的左腿上,导致骨膜破损严重。半天站起来后,他慢慢上了电动车继续往学校赶。那天,他仍旧第一个到校,左腿肿胀得却像锯掉般疼痛。

放学后,郭强去诊所进行了简单的消炎包扎,医生建议他至少休息半月。但他第二天就拄着拐杖上课了。

“其他同事看了,纷纷表示很敬佩,就连当时学校里最顽固、最自私的一名老师也被我感动了,自觉改掉了原来拖拉和懒散的习惯。”郭强说。

用示范激活村小课堂

“屏幕中有四个苹果,两个小朋友分,每人分一样多的话应该分几个?”

“两个。”

“如果只有两个苹果或一个苹果呢?”

……

讲述平均数这一课时,郭强先这样导入。平均数的概念、计算方式等内容的学习结束后,郭强又给学生发放了画满各种图形的纸张,让学生涂出图形的二分之一、四分之一等,然后挑选几幅优秀作品贴到黑板上展示。课堂结束前,郭强又出示了一条名言,让学生再次区分平均数和非平均数的区别。

整堂课下来,学生们精神饱满、专注力强,回答问题跃跃欲试。听课教师也纷纷感慨:郭老师的课确实鲜活。

这是郭强来到支教学校后上的其中一节示范课。在郭强刚到这所学校时,学校的教研活动几乎为零,大家都故步自封在自己的知识圈里,除了满堂灌、直接讲授再无其他。一堂课只要40分钟一过,就算完事,没有导入、没有互动,课前不备课,课后也没有反思。而课堂中的学生,有的打瞌睡,有的低头做小动作,有的眼神飘离、心不在焉。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他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推行新课程理念、普及新的教学教研方法上。“还是由我带头,把每一堂课都当成示范课来上,分批邀请老师来听。课下,我定期给他们上培训课,要求所有老师频繁开展听、评课等教研活动,让老师坚持写教学笔记和教学反思。不到半学期,学校的课堂就被激活了。”郭强说。 记者 郭玉岩 文/图

张晓杏:接过接力棒,做延续“光明”的使者

在生命尽头,母亲心里想的是回报社会,毅然捐献角膜,给他人带来光明。

亳州学院附属学校老师张晓杏从小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淳朴、善良的家庭里。今年5月,张晓杏在母亲忌日这天,也签下了角膜、遗体捐献书,为母亲献上一份特殊的厚礼。

捐献眼角膜彰显大爱

2013年5月23日,张晓杏的妈妈永远地闭上了双眼。母亲走了,但没留下遗憾,她捐献眼角膜的遗愿得到了实现,使两位大学生重见了光明!成为亳州市第一位成功捐献眼角膜的人。

事后,市红十字会办公室负责人曾拿出1000元慰问金,表达对张晓杏母亲及其家人的敬意。但是,张晓杏把钱退了回去,说:“还是把钱捐给更加需要的人吧,母亲的意愿是捐献,那是不求任何回报的。”

在母亲的感召下,2018年5月,张晓杏和其他三个姊妹,在母亲忌日这一天,共同签下了角膜、遗体捐献书,为母亲献上一份特殊的厚礼。

张晓杏从小生活在一个淳朴、善良的家庭里。这种家庭造就了她善良、大爱的本性。面对金钱和价值不菲的东西亦如此。

一个月前的一天,张晓杏去文明办送“安徽好人”材料,发现自己的车后座有一个背包。“该不是小偷作案后拿走现金,把用不着的东西扔了吧?”她心想。在文明办领导的见证下,她打开了背包,里面装着两部价值均超过5000元的手机,另有几张银行卡、身份证等物品。正当她联系媒体帮忙寻找失主时,失主及时打来电话,取走背包。

把思考转为教育生产力

张晓杏在管理班级方面很有特色。开学之初,给每个孩子一个拥抱,带孩子们去操场上露天语文课,成立班级QQ群……一个又一个新点子闪进张晓杏的脑海,并付诸行动。她常说:“把自己对教育的思考,转化为教育生产力,这样的思考才有价值,这样的研究才具有生命力。”

教学上,张晓杏也是一把好手。她始终坚持把传授知识与培养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及情感体验三方面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同时进行自我教育。她践行“快乐学习、快乐成长”理念,总是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教案,组织活动,把孩子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

对于同事,张晓杏热情博爱,幽默风趣。特别是对年轻教师,她是能帮则帮,能带则带。她经常去听年轻教师的课,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扶,为学校培养了大批积极肯干的教学骨干。

记者 郭玉岩 文/图

张永计:坚守乡村20年,用爱谱写人生赞歌

“有困难,找永计。”这是流传在涡阳县丹城镇谢庙小学校园中的一句话。“永计”就是该校语文教师张永计。联系慈善机构、义务打扫厕所、乐于助人……从教20年,他始终怀揣着一颗真挚善良的心,用爱谱写了一曲动人之歌。

三年为村小争取30万元物资

谢庙小学校园不大,景色却十分迷人。这里绿荫环绕、壁画充满童趣;这里藏书众多,直饮水清冽味甘;这里的孩子很幸福,不用自己花钱就有崭新的书包、铅笔盒、作业本等。

“这都是张永计老师的功劳,他是个能人,点子多,学校有啥困难他都能解决。” 谢庙小学一位教师说。

原来,张永计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为学校争取到了很多社会资源。提起他做过的那些事,学校的学生和老师们都记得清清楚楚。

2016年,张永计联系中国知行社给学校募捐了5万元图书;看到孩子们夏季喝水解渴成了难题,他又募捐了几台直饮机;校园建设资金短缺,他通过网络,邀请到了北京一位艺术家免费为学校绘制壁画,并从中国立邦申请到15万元“为爱上色”资金,免费刷新了校园;去年,他为学生募捐了价值2万元的衣服和书包等文具,另外募捐3000元鸡蛋,为留守儿童增加营养……

“三年共争取到的物资价值有30多万元吧,就是想为学校和学生做点事而已,让农村孩子尤其是贫困留守儿童过得更加幸福。”张永计说。

甘当贫困留守孩子的“好爸爸”

张永计是大家心目中公认的“热心肠”和“大善人”,总是默默无闻为大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帮同事修电脑、修家电,义务打扫厕所卫生,帮助需要帮助的陌生人……校内校外,总能见到他忙碌的身影。

对贫困留守孩子,他更为上心。身边很多同事和家长都曾这样感慨道:他真是这些孩子的“好爸爸”!

一年级的刘建智和三年级的谢娜娜两位留守孩子都来自贫困家庭,他们也是张永计主动联系的重点扶贫对象。“俩孩子远离父母,无法享受父母的关心和疼爱,我尽量充当父亲的角色,给他们多一点关心。”张永计说,他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找俩孩子谈心、做游戏,放学后,给他们补习功课、检查作业。周末还会带他们逛街,吃点好吃的,再帮他们买几件衣服,孩子们跟他可亲了。

从教以来,张永计平均每年至少要帮扶一名贫困孩子,目前已结对帮扶了20多名家庭贫困学生。而记者了解到,张永计家的生活过得也十分节俭,一家人主要靠他一人的工资生活。可是每到逢年过节,张永计都要给他的“孩子”们买衣服、鞋子等礼物,还通过社会爱心人士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今年春节前,张永计就为孩子们募捐了8000多元的棉衣和过节礼物,让留守孩子过了一个幸福的春节!

记者 郭玉岩 文/图

薛茜:把责任和爱都给了农村娃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谯城区观堂小学教师薛茜的人生座右铭。在农村任教的11年间,薛茜从没有离开过教学第一线,他把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和热爱,都倾注在了班里的“问题生”“学困生”“留守娃”身上。

守护农村娃茁壮成长

薛茜班里有一名叫王龙龙的男生,爸爸、妈妈忙于经商,很少有时间管教孩子,加之贪玩,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王龙龙还经常在其他老师的课堂上出怪相,捣乱。

“不少教师都认为他没希望了,可我没有放弃,通过观察,他虽然学习退步,好犯错,可他对老师是畏惧的,内心是渴望进步的。”于是,薛茜多次找他谈话,给予他鼓励。家访中,频繁与他父母沟通孩子的教育问题,并花费大量时间为他补差补缺。为了让他感受到他是被老师重视的,薛茜经常送给他一些工具书、书包等学习用品。一学期后,他的成绩上升到中游,毕业后进入到城区一所不错的中学读书。

农村留守孩子多,薛茜的班上也不例外。为了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让他们健康茁壮成长,薛茜非常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

“他们遭遇挫折时,不愿意与人交流,在心理、性格上很容易出问题。”薛茜说,他定期开展“留守儿童家庭”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形成关于父母外出打工现象的正确认识。同时邀请有外出打工经历的父母参与班会,通过他们打工经历的讲述,与学生间的直接交流等,让留守儿童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形成正确的生活观。 

搭好家校联合教育桥

与城里家长相比,多数农村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在他们的观念里,总认为教孩子学习只是老师的事情,而家长所做的就是挣钱供孩子读书,供他们吃喝穿戴。正是由于这种偏激的认识,许多孩子在学习上、行为习惯上偏离了轨道。

为了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在校表现,薛茜除了每学期必开一次家长会,给学生家长介绍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方面的情况外,还向他们讲解如何发挥家校合力共同教育子女的知识,推广家长教育子女的成功经验。家访中,薛茜也不忘抓住任何一次与家长见面的机会进行沟通交流,与他们交朋友,并让学生家长代表参与班级的管理工作,参加学校举行的重大文体活动等。

正是有这样一份责任心,薛茜成了家长和学生心目中最认真的老师。长此以往,家长开始配合他的教育方法,孩子身上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良好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成绩的提升。薛茜所带的班级语文成绩在每次期末检测中,平均分和及格率均在同年级名列前茅。 记者 郭玉岩 文/图

付常青:喜欢吃苦的“傻”老师

别的老师家访只是问问学生情况、给学生辅导一下功课,他却要和学生一起打扫卫生、做家务;苦活、累活,别人都是能躲就躲、能推则推,他却总是抢在最前头,任劳任怨。他就是蒙城县立仓镇罗集小学教师付常青,一个曾私下被人说成“傻子”的人。

不一样的家访

家访是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可对于付常青老师来说,他每次家访的内容和形式却有点不一样。出门前不忘给孩子带点衣物,到家后不着急询问情况、辅导功课,而是先和孩子们一起打扫卫生,收拾家务。这样的家访场景再正常不过了。

“农村孩子不容易,尤其是留守孩子,他们不但缺乏父母的关爱,贫困的可能还缺衣少食,家里的卫生更是没人打扫。”付常青说,他从当班主任那天起,就特别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工作,不但给他们温暖,还要让他们在体验做家务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付常青经常吃住在校,他的宿舍也成了孩子们经常光顾的爱心小屋。每到阴雨天,付常青就会多做一些饭菜,和远路不方便回家的孩子一起用餐。饭菜不算丰盛,但孩子们的脸上却洋溢着幸福。

被嘲笑的“傻子”

2012年,付常青调至罗集高圩小学,每天要骑摩托车带着三岁的孩子到离家十里路的学校教书。教学之余,他主动承担了广播体操教学、国旗班队形训练、整理图书等工作。

下午放学后是训练升旗仪式队形的时间,有时结束得太晚,等着爸爸回家的孩子在办公室等着等着就睡着了。“我怕孩子感冒,就只能先把他放在办公桌上,脱掉身上的棉衣给他盖上。”付常青说,对孩子来说,他可能不是合格的爸爸,但对于学校工作,他无愧于心。

2017年,付常青又调至立仓镇罗集小学,他又主动承担了学校扶贫、党建、教师培训、图书室整理使用、资料建设等工作。年底,一场特大暴雪空降,学校停水停电,学生被迫停课。付常青值班的半个月,每天都和其他值班同事一起除雪。脏活、累活、重活,他总是主动挑着干、抢着干,还因此私下被人嘲笑成“傻子”。

记者 郭玉岩 文/图

新闻推荐

骑行山野 体验速度与激情 徽商银行杯“健康安徽”2018环江淮万人骑行大赛暨第八届长三角城市·博望山地自行车越野邀请赛举行

■文/汪清图/陶建8月19日的马鞍山市博望区,一改前些天的酷热和暴雨,晴转多云的天气让大家的心情格外舒畅。在这难得的惬意...

利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利辛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