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沟十八番锣鼓敲出历史的声响
老艺人在研习展沟十八番锣鼓
文艺表演的“配角”
□侯纯顺 记者 蒋加磊
九曲黄河阵、柳下惠传说、泰山宫庙会、展沟大烧饼、金展沟庙会、南圩村推剧、展沟十八番锣鼓……这是利辛县展沟镇的民间文化“目录”,有多个项目成为省市级非遗项目。其中,展沟十八番锣鼓作为舞龙、舞狮等其他文艺演出的“配角”,也成为亳州市的非遗项目。
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是利辛县展沟镇的泰山宫庙会,这也是展沟镇的十八番锣鼓队最忙的时候。庙会前几日,领队侯景民、侯家勇会召集乐手们练习几天,庙会当天他们要为民俗游街开路,要为社火队、花鼓灯表演配乐。表演时首先从一段《长流水》开始,引出了花鼓灯出场的《小滚头》,紧接着是《三面钟》,锣鼓点子的变化营造了逼真的情节氛围。
展沟十八番锣鼓属清锣鼓系列,与寿州锣鼓、颍上淮河锣鼓一脉相承,大约形成于清代中期,成熟于清末民初。抗战时期展沟十八番锣鼓套曲失传,但一些曲牌零零散散的还在传承,花鼓灯锣鼓、十八番、流水、长锤等曲牌,在民间分散地流传着。
“展沟十八番锣鼓主要为当地的民间文艺演出服务的,一般是配合舞龙、舞狮、花鼓灯、黑驴、旱船、花车等项目的。”十八番锣鼓的传承人侯景明说,偶尔也单独演出,但不常见。
不受“套路”的约束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退休教师蔡怀强老先生总结自己前半生从艺经验,把展沟流传的锣鼓伴奏打法融合在一起,撰写了展沟十八番锣鼓经,并整理成鼓谱,传授给镇上锣鼓爱好者练习,基本恢复了展沟一带流传的十八番锣鼓原貌。
“这个十八番锣鼓在我们展沟原来是很普及的,群众基础非常扎实。”十八番锣鼓的传承人侯景明介绍,他们也是以前受到了前辈们的熏陶培养,一直玩到现在。
“十八番”的“十八”不是确数而是概数,表演时可以根据表演者的动作,队形的变换,用锣鼓点的不同打法反复击打,可多番亦可少番。激励表演者尽情地发挥,以获得最佳的演艺效果。
“这就是看谁玩得花哨,点子还是那些点子,十八番不是说非得十八番 ,可以根据曲牌灵活掌握。”另一位传承人侯家勇说。
传承期盼“小鲜肉”
据了解,展沟十八番锣鼓的基本乐器有堂鼓、大锣、二锣、大镲、小镲,辅助乐器有木鱼和碰铃。表演时以锣指挥为主,鼓指挥为辅,有时鼓和锣交替指挥,避免了演奏时动作单调、格局僵化现象,形成动静交替、配合默契的表演局面。
“一到庙会的时候,来看我们表演的人非常多。以前可能见得多,现在很少能有机会看得到了。”侯景明说,展沟十八番锣鼓不仅是先辈文化技艺的结晶,也反映了当地的风俗民情,“比较接地气,所以大家都很喜欢看。”
和很多的非遗项目一样,目前展沟十八番锣鼓也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据了解,目前该项目的传承人年龄都在60岁以上,还没有新一代年轻人前来接棒,展沟十八番锣鼓的继续研究与传承工作还任重道远,
“我们今年争取恢复全部打法,明年在展沟镇建立十八番锣鼓传习所。”利辛县文化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还打算以展沟十八番锣鼓队为核心成立利辛锣鼓队,然后走向全省各地,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项非遗项目。
新闻推荐
6月份市长热线办理情况揭晓 供水问题成上月投诉热点;一单位逾期未办理,一单位逾期办理
供水问题成上月投诉热点受理群众诉求30107件,受理件办结满意率93%;1家单位逾期未办理;1家单位逾期办理……6月份市长热线受...
利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利辛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