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主要经济和民生指标增速持续位居全省前列 高质量发展成势之效更加彰显、胜势之基更加稳固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李伟伟通讯员秦景敏毕镭华康凯樊磊报道)记者在市统计局了解到,省统计局反馈的最新数据显示,1-11月,滨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9.5%,列全省第3位,连续4个月保持全省前3位;地方级税收增长25.9%,列全省第1位,连续5个月保持全省第1位。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10.1%,列全省第7位,两年平均增长6.0%,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8个和0.2个百分点,跑赢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总航标,坚定践行“山东走在前列,滨州担当什么;富强滨州建设,百姓得到什么”历史使命,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全面深化“双型”城市建设,深入实施“83”工程,统筹防疫和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主要经济和民生指标增速持续位居全省前列,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战略性、突破性、引领性变化,高质量发展的成势之效更加彰显、胜势之基更加稳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现代化富强滨州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1-11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9.5%,列全省第3位,连续4个月保持全省前3位;地方级税收增长25.9%,列全省第1位
今年以来,滨州市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深度推进“双型”城市建设,发展潜力不断释放,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当前,滨州市经济运行延续总体平稳、稳中提质、好于预期的态势。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显示,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047.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1%,列全省第7位,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3个和0.2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0%,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8个和0.2个百分点,跑赢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6%,列全省第5位,连续3个季度保持在全省前5位。1-11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9.5%,列全省第3位,连续4个月保持全省前3位;地方级税收增长25.9%,列全省第1位,连续5个月保持全省第1位。
滨州市紧抓项目建设不放松,愉悦纳米纤维新材料、创新高强高韧铝合金、润龙风电装备制造、碧水源海水淡化、渤海活塞智能制造、裕能湿电子化学品、万华绿色大家居产业园、华纺智能绿色工厂、万事达高性能材料研发、拓宇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项目投产试产,为长远发展增添强劲动能。1-10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1%,列全省第4位,连续19个月保持全省前4位;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42.7%,列全省第3位,连续7个月保持全省前3位。
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激发。1-10月,新登记企业2.5万户,同比增长4.9%,企业总数达到14.0万户,同比增长16.33%。就业市场活力持续激发。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68万人,完成年度目标105.26%。金融要素活力有效释放。本外币存贷比达82.1%,列全省第5位,企(事)业单位新增中长期贷款占比61.3%,中长期流动资金供给持续增加。对外经济活力稳步增强。实际利用外资4.6亿美元,同比增长86.2%,列全省第6位。
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36%,列全省第1位
滨州市持续搭平台、集要素、优服务、做生态,“五院十校N基地”创新格局日趋完善,区域应用型科创高地强势崛起。省统计局近期反馈,2020年滨州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36%,列全省第1位。
聚焦服务实体化功能化、管理社会化集约化、运营资源化资本化,滨州市不断提升渤海先研院八大中心功能,搭建起全要素、普惠式的科创服务体系,入驻率达100%。渤海科技大学部分功能区投入使用,共建航空宇航学院启动实施;滨州医学院滨州校区7.23万平方米扩建工程加快实施,18年后再次迎来本科新生;滨州学院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市职业院校专业产业匹配度达75%以上,滨州市成为省部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试点城市。
科创赋能战略转型,科创平台加速聚合,滨州产教融合加速塑成,创新动能加速释放。三季度核算结果显示,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8.6:42.5:48.9,服务业拉动GDP增长5.0个百分点,服务业稳增长的作用更加突出。1-10月,“四新”经济投资持续扩张,同比增长24.7%,占全部投资比重为58.2%,较去年同期提高2.6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活力增强,同比增长12.8%,比1-9月提高2.6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比重为67.0%,其中制造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48.6%,上拉民间投资增速17.8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强劲,同比增长98.6%,列全省第1位。
1-10月份,全市规上工业利润达到661.02亿元,增长239.4%,总量、增速均列全省第1位
今年以来,滨州市立足产业比较优势,重塑产业结构体系,呈现出“规模总量突破、质量效益跃升、产业能级跨越”的良好态势。1-10月份,规上工业营收达到7394.84亿元,总量进入全省前三强;规上工业利润达到661.02亿元,增长239.4%,总量、增速均列全省第1位。
高端产业强势引领,滨州市主攻产业链核心环节、价值链高端环节,主导产业向“战新”产业转型、传统产业向优势产业升级取得突破性进展。1-9月份,轻量化新材料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家纺服装、食品加工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0.7%、16.5%、15.9%、11.2%。魏桥轻量化基地5个项目年内投产,首台全铝车身正式下线,国内最大、最先进的汽车轻量化研发试验制造基地快速崛起,中高端铝制品占比达到63.6%,比年初提高13.5个百分点。京博高性能新材料、滨华碳三碳四、鲁北锂电材料等重大项目带动全产业链跃升。
新兴动能蓄势成长,加快培育新经济新业态,黄河科技产业园、黄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黄河数字经济产业园、邹平生物医药产业园、滨城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园区加快崛起,成为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1-10月份,“战新”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9%、45.3%,“四新”经济投资增长24.7%,占全部投资比重达到58.2%,较去年提高2.6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滨州市基地项目快速崛起。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轻量化铝)通过省评审,高端铝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高端稀土特钢新材料保障基地、鲁北化学新材料基地、再生铝循环产业基地、国家粮油创新发展示范基地、医养健康产业基地、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等逐步成型,构筑起现代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
滨州市企业发展态势强劲,企业效益加速改善。1-10月,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661.02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同比增长239.4%,今年以来一直保持三位数增长。规模以上服务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9.2%,列全省第5位;营收利润率7.1%,高于全省平均0.7个百分点,列全省第5位,企业经营效益持续改善。1-10月份,工业技改投资、制造业技改投资分别增长23.1%、42.7%,增速均列全省第3位。1-10月份,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专项债券资金列全省第4位,争取新增专项债券规模列全省第2位,202个重点项目获得国家支持。
加快补齐重大基础设施短板,畅通现代流通体系,滨州市交通设施实现跨越提升,“六高五铁十专线十高速”、港口机场立体联通格局加快构建,新基建加快布局,能源结构持续优化,为未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全市经济具有稳中向好发展之“形”,更具有推动高质量发展之“势”,高质量发展的富民之功、成势之效加速释放,胜势基础更加稳固,进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
新闻推荐
农村大众报邹平讯(通讯员赵泽皓)应用新材料、改造智能化、产品安全化。近日,从邹平市住建局传来好消息,2021年邹平农村...
邹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邹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