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前三季度GDP增速列全省第6位,经济指标增幅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富强滨州”全面起势整体成势

大众日报 2021-01-12 15:49 大字

■滨州看攻坚

□ 本报记者 姜 斌 李剑桥

本报通讯员 李志武 管林忠

年初岁尾,滨州大事不断。

2020年12月28日,滨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渤中19-6凝析气田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渤海超2000亿方气田登陆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临港化工产业园。

2020年12月30日,“滨州大高—北京密云”等3条航线首航仪式在滨州大高机场举行,滨州告别了不通飞机的历史。

2020年12月31日,总投资62亿元,全长28.22公里的邹平市民生环保工程货运铁路专用线正线正式拉通。

……

回望来路,滨州度过了极不平凡的一年。

过去的一年,滨州人奋斗的脚步从未停歇。渤海科创中心顺利运行,高速、高铁、港口、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立体布局、加速推进,高端铝、精细化工、家纺纺织等“十强”产业转型升级、重构再造,创成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产教融合、实业创新“双型”城市建设快速推进,滨州改革实践全国推介……全市上下深化“六问八策”,践行“七富七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多项发展指标走在了全省前列,“富强滨州”全面起势,整体成势。

2019年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中,滨州从上年的不定等次上升为三等,前进4个位次。滨州市委将2020年确定为“重点工作攻坚年”,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谋划“7+3”重点改革攻坚任务,制定“1+10+N”改革体系,部署中长期的改革计划、年度重点改革任务以及相关改革配套事项,激发改革活力、明确改革路径,构建绿水青山的政治、经济、社会、人文和自然生态体系。

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滨州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答卷:前三季度,GDP实现1779.29亿元,增长2%,增速列全省第6位,主要经济、民生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1-9月份,全市经济指标增幅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其中全市工业技改投入较2019年增长77个百分点,列全省第3位;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较2019年上升9个、5个位次,增幅分列全省第3位和第4位。

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都在全省第一方阵,不光指的发展速度,更指的发展质量。滨州的发展是高质量的发展,一系列面向未来发展的要素基础正在加速构建,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后劲。

面对主导产业大而不强、产品附加值低、产业耗能高的实际,滨州坚持以制度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推动以价值链为核心,重塑产业链、供应链。2019年以来,出台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措施20条,推进“企业园区化、产业集群化、品牌高端化”,全力打造世界高端铝业基地、世界高端化工产业基地、世界纺织家纺服装产业基地。

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投资结构,为健康持续发展夯实基础、增强后劲。截至2020年11月底,430个重点投资项目完成投资1196.90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5.9%。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31.22亿元,列全省第5位,开工率列全省第1位。魏桥创业集团投资32亿元建设轻量化基地、京博集团投资221亿元打造绿色化工和高性能材料综合体、滨华新材料公司投资128亿元建设碳三碳四综合利用等一批高质量项目加快推进。

基础设施薄弱一直是滨州的短板。2020年,滨州市抢抓历史机遇,谋划储备、推进建设了一批应建未建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公共服务和社会民生项目,拉开了滨州高质量发展的大框架。全年预计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150亿元,同比增长87.5%,投资总量、建设规模创历史之最。

京沪高铁复线和济滨高铁已完成现场定测、地质勘探,沾临、济高等高速公路加快建设,秦滨高速无棣埕口至沾化段正式通车;大高机场升级扩建民用机场,开通滨州—北京、“环鲁飞”等航线。滨州“六高五铁十专线九高速”纵横畅通、机场港口立体联通格局即将形成,国家主干道高铁枢纽城市和环渤海中心城市战略地位奠定凸显。滨州港获批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作为省会经济圈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已被纳入省政府发展规划,并自2020年11月9日起对国际航行船舶开放。

建成5G应用特色展示区2个、5G基站1978个,培育省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23个,渤海活塞、博远重工项目获批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铝谷云平台、华创迅采平台、紫菜云平台等一批互联网平台成为行业标杆。

新闻推荐

专家支招御寒潮

“这寒潮来之后,一个是做好二次盖膜,再一个就是要做好晚揭棉被早盖棉被,这样提高大棚温度,减少冻害……”邹平市青阳镇农技服...

邹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邹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