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浪”和“后浪”,都是种田好榜样

农村大众报 2020-06-08 14:28 大字

6月3日,邹平市麦收还未开始,但菅增新、菅祥父子俩已在河南收获了4000多亩小麦。记者在一望无际的金色麦浪中,听到了一段关于“前浪”和“后浪”的故事。

菅增新、菅祥是邹平市明集镇菅家村人。5年前,47岁的老菅进入当地的一家农业公司担任副总,一年后,26岁的小菅也进入了这家公司。在公司,父子二人认识到农业产业的巨大潜力,便从2018年起开始投资种植业,并注册了两家农业公司。

“我现在在河南,把麦子卖掉才能回去。”电话那头,是老菅。5月下旬,老菅和小菅一起赶去河南收小麦,在那里,他们有一个4000多亩的种植基地。

收完小麦后,小菅回了山东,老菅留在河南等着卖小麦。“在市场方面,我父亲眼光比我强很多。”小菅说。去年,他们种的“济麦17”,优质麦的价格被压到了1.165元/斤,比往年1.3元/斤的市场价低不少。当时,老菅的意见是全部售出,小菅则提出留一部分,观察一下后期市场行情。没想到,当年小麦价格一直没有起色,最终他们以1.1元/斤的价格将储存的1500吨小麦卖出,加上运费、储存费,损失不小。

在位于邹平市明集镇菅家村的公司大院西边,竖立着一排施肥罐,这是小菅的发明。“一般的水肥一体化施肥罐压力偏小,不太适合大田作物,我就琢磨出了这个施肥罐。”小菅的这项发明获得了国家专利,也用在了他们流转来的9800亩耕地上。

年初,公司和农机合作社签定收割协议时,小菅和老菅意见不一,老菅认为收割机不论新旧,收割价格便宜就行,但小菅坚持,宁愿贵,也要用新的、好的。他的理由是,老机型收割过程中破粒、掉粒多;混带的麦秆多,容易引发小麦霉变;麦收是虎口夺粮,新机器收得快……

小菅说,他们吃过旧机器的亏。去年,他们在河南种了1万亩高粱,到了收获季,联系好的收割机没能及时到位,千呼万唤才去了4台旧机器,不但收割不干净,一亩损失200斤高粱,而且收割速度慢,后来碰上雨天,3000多亩高粱淋在了雨里。“总体算下来,损失了600多万元。”小菅说。

在员工管理上,老菅和小菅也有不同意见。公司在济南市章丘区流转了5000亩地,雇了7名管理员。老菅认为给钱干活,公司付给他们管理费就可以了。但小菅认为,管理要体现多劳多得,奖罚分明,便制定了按小麦产量分档计酬的办法。

分档计酬大大提高了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章丘区刁镇请十户村65岁的任尊山和其弟弟任尊坤管理1100亩地,办法出台后,不论下种、施肥,兄弟俩都盯在地里,跟着机器,确保种、肥用量“恰恰好”。出苗后发现有断垄的,他们自己扛着农具去补上。“根据前两天测产,亩产1000斤没问题。”小菅觉得,管理人员是拿的多了,但留给公司的更多。

“老菅的长处是经验丰富、干活认真,不过,在公司管理和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上,他现在算是‘前浪’了。”从菅家村返回镇政府的路上,明集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牛方鹏打趣说。

江山代有才人出。无论是“前浪”还是“后浪”,老菅和小菅都在为“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作贡献。

新闻推荐

邹平市启动“全领域、全流程”线上帮办代办系统 申请人帮办人全程“零跑腿”

□记者李剑桥通讯员张方谦刘娜报道本报邹平讯6月2日,邹平市“全领域、全流程”行政审批帮办代办服务...

邹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邹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