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信气膜实验室里的肥城援滨“姐妹花”张敏、陈晨:直面病毒 每天检测千余管核酸样品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邱芹

滨州日报 2022-04-02 01:26 大字

在抗疫的战场上,除了冲锋在前被人们所熟知的“白衣战士”,还有一群“隐藏”在核酸检测实验室里、每天与病毒“面对面”的幕后“大白”。他们坚守岗位,废寝忘食,不分白昼地对送检标本逐一进行检测,用专业的工匠精神和辛苦的付出,为疫情防控筑起一道坚固厚实的壁垒!山东健康集团肥城医院援滨“姐妹花”张敏和陈晨,3月17日随队抵达滨州后,就被调配到阳信气膜实验室做核酸检测工作,她们一直在与时间赛跑,与病毒作战。

当前,滨州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但核酸检测工作每天依然紧张有序进行。在阳信,作为PCR实验室主管技师的张敏和陈晨每天熟练地换好防护服,进入气膜实验室工作。

核酸检测技术含量高,任务重,职业暴露风险大,操作工序复杂,气膜实验室每天接收阳信县各乡镇和社区各采样点送来的标本。面对每一轮的核酸检测,每天几万人份的标本量,检测人员要对每一个标本进行信息核对、配试剂、编号、加样、提取,然后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进行扩增检测,最后判定结果发出报告。每一次穿上防护服,都要高强度工作8小时以上。截至4月1日,张敏和陈晨已经在气膜实验室工作半个多月。

实验过程中,标本提取需要手动吸样加样,提取一个采集管标本,需要拧开、拧紧各一次,每个班次她们都要重复上千次。为加快核酸检测速度,提升核酸检测质量,张敏和陈晨练就了单手拧管技能,一个班下来她们的胳膊和大拇指都是酸痛麻木的。这项工作不仅要认真细致,还要时刻注意生物安全避免污染,在快速的要求下,更要稳和准。

援滨已半月有余,她们在负压环境下连续高强度工作,日夜奋战,全力保证核酸检测质量和实验室生物安全,为援滨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可靠的检验数据,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穿上防护服的她们是钢铁战士,脱下防护服的她们是孩子心中勇敢的妈妈,是父母眼中值得骄傲的女儿。多日的奋战,早已让她们疲惫不堪,但她们毫无怨言,而是坚持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一名医务工作者的铮铮誓言。她们说:“家乡的桃花已竞相开放,阳信的梨花也含苞待放。希望如期而至的不止春天的美丽,还有疫情过后平安健康的滨州人民。”

新闻推荐

滨州市召开第十九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李诚张子强报道)3月31日,滨州市召开第十九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副市长杜玉杰出席发布会,介绍全市新冠...

阳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阳信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