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召开第十九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滨州日报 2022-04-01 01:54 大字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李诚张子强报道)3月31日,滨州市召开第十九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副市长杜玉杰出席发布会,介绍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全市报告确诊病例连续2天零新增,日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连续11天下降,社会面连续9天“动态清零”

3月30日0时至24时,滨州市报告新增确诊病例0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1例,均系集中隔离人员。全市报告确诊病例连续2天零新增,日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连续11天下降,社会面连续9天“动态清零”。

3月11日至3月30日24时,全市本轮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02例、无症状感染者1637例。累计出院42例。全市现有确诊病例191例、无症状感染者1606例。未出院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均在定点医院接受救治,病情平稳、情绪稳定。

核酸检测情况。根据疫情形势发展变化,动态调整核酸检测范围,聚焦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通过大数据比对,精准筛查潜在疫情风险隐患。

风险管控情况。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按照规定要求加强对入滨返滨特别是疫情地区流出人员和车辆的排查管控,落实闭环管理措施,严防外部疫情输入风险。突出加强集中隔离点规范管控,严谨细致做好治愈出院和解除隔离人员后续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深化流调溯源倒查回看,坚决消除风险隐患,严防疫情复燃回弹。

消毒消杀情况。全市配备共计25436人的县乡村三级及第三方机构、消防官兵、志愿者等6718支消杀队伍,做好重点区域、公共区域消毒消杀和疫点终末消毒,保障环境卫生安全。3月30日,完成807.98万平方米消毒消杀。

服务保障情况。在做好日常医防物资、群众生活物资保障供应基础上,着力满足群众正常就诊就医需求。同时,筹备做好复产复工服务保障。无棣县建立县内务工人员、县外务工人员和企业用工情况“三本台账”,精准服务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博兴县研究制定工业运行联系服务工作机制,成立专门工作组,统筹推进工业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当前,滨州市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但是,防输入、防反弹的压力仍然很大,容不得丝毫疏忽大意和麻痹懈怠。下一步,滨州市将严之又严、细之又细、一以贯之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做好本轮疫情防控扫尾收尾,坚决不能让之前的努力付之东流,坚决不能让指日可待的胜利付之一炬。

阳信县以最高的标准、最严的要求开展医疗废弃物清运,全面保障居民生活安全有序

3月31日,记者在滨州市第十九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按照省、市、县疫情防控工作部署,阳信县及时完善医疗废弃物、涉疫生活垃圾的清运和处置应急预案,组建工作专班,对转运次数和规范加密加严,保障医疗废弃物和涉疫生活垃圾的安全收运处置,处置情况平稳有序。

广泛动员力量。自3月11日疫情发生以来,对全县封控区、隔离点的医疗废弃物及涉疫生活垃圾精准分类,广泛动员,18名保洁公司职工和9名环保干部职工实行24小时轮班制度,7辆医疗废弃物运输车辆、5辆污水清运车辆,日均转运25车次,每天对翟王镇、隔离点、方舱医院、医疗机构等45个重点区域和点位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及废水进行集中收集转运,按照每日“动态清零”原则及时收运处置,确保居民正常生活。

规范管控处理。阳信县严防医疗废弃物和涉疫生活垃圾处置风险,严格规范收集、运输、处理和终端消杀工作,对作业车辆“入场前、作业中、进场后”开展全面消杀,对清运工人实施闭环管理。启用环沃环保、光大环保2家企业作为处置单位,对全县医疗废弃物进行集中应急处置。同时启用陆港物流园区等3家污水处理厂(陆港物流园区污水处理厂、河流镇东方污水处理厂、阳信县新城污水处理厂),对医疗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坚决杜绝二次污染。截至3月30日,全县共处理医疗废弃物(涉疫生活垃圾作为医疗废弃物一同处理)105.1吨、医疗废水(仅限收集池储存,无法通过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994立方米。企业运转正常,各项处理能力均满足处理需要。

强化为民服务。全县设置了2部热线电话,随时提供上门收取服务,确保医疗废弃物及废水全部及时清运,同时组建了日常巡查组,每天对街面至少巡查4次,避免医疗废弃物长时间堆积带来的传播及污染风险。按照定车、定人、定路线、定时间、定防护措施、定预案等“六定”原则,进一步增加封控区、隔离点等重点地区的清运能力,目前全县日产医疗废弃物(含涉疫生活垃圾)7吨,仍以最高的标准、最严的要求完成医疗废弃物清运,全面保障居民生活安全有序。

下一步,阳信县将持续做好医疗废弃物、医疗废水和涉疫生活垃圾的收集、管理、转运等各个环节工作,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居民生活环境整洁、安全。

滨州市多举措加强物资储备,提高供应能力,满足居民需求

3月31日,记者在滨州市第十九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目前滨州市的物资储备、供应能力能够满足居民需求。

截至目前,全市储备小麦63万吨,面粉日产量1400余吨,库存1.9万吨,可满足滨州全市人口8到10天的消费需求。食用油日产量1300余吨,库存2.5万吨,库存可满足全市居民200天左右需求。全市蔬菜在田面积17余万亩,日生产能力2100余吨,日上市量1400余吨,除少部分蔬菜需要外购外,能够满足市民的蔬菜需求。

在持续保供方面,一是建立保供信息台账,对全市所有的超市、农贸市场,对全市主要的蔬菜批发商、购货商,对全市现有的蔬菜生产基地及市外蔬菜主供基地、屠宰企业、食品生产企业等逐一摸排,并分类建立保供信息台账,列出产能及储备台账,明确企业负责人和联络人,确保生活物资持续供应。

二是建立联保联供机制,依托山东省中部片区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应急调运机制,与济南、淄博、泰安、德州、聊城等六市建立联保联供机制,在全市蔬菜上市量连续2天低于警戒线时,启动预警机制,梳理需外地调运蔬菜品种、数量计划;在全市蔬菜上市量连续3天低于警戒线时,启动蔬菜应急供应调运机制,切实保障全市居民蔬菜需求。

三是建立蔬菜入滨转运场地,为应对省内周边地市疫情交通管制影响物资供应等问题,滨州市在寿光、广饶、博兴交界地,建立了蔬菜入滨转运场地,统筹做好蔬菜等生活物资应急转运保供工作。

四是建立市场价格监测机制,强化市场价格每日监测,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大商超、便利店巡查查处力度,严厉查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

五是建立精准物流配送机制,随着疫情形势逐步好转,滨州市将进一步提升县乡村物资配送能力,建立区域化、模块化配送体系,明确保供区域图和配送路线图,定区域、定超市、定分拣人员、定配送人员、定运输车辆、定存储地点、定社区服务人员,列出流程图,以科学的调配,最大限度满足社区、村居人民群众生活需求,打通生活物资配送的最后一米。

下一步,滨州市将针对疫情保供期间暴露的短板和弱项,迅即完善市场保供工作机制,全力做好生活物资供应保障工作,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保障。

新闻推荐

三河湖镇“90后”社区党总支书记张岩:奶奶病危的日子,他选择了坚守防疫一线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郭刚通讯员胡德民

“守护家园,我们责无旁贷”“我是党员,我先上”这是3月10日滨城区三河湖镇三尹社区党总支书记张岩在向镇党委递交请战书时...

阳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阳信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