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牛企联内蒙带动当地养殖户增收致富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孙文杰通讯员刘沙沙

滨州日报 2021-03-18 07:55 大字

2020年,滨州市用足用好阳信县肉牛产业特色优势,积极实施“滨州牛企联内蒙”工程,优选广富畜产品有限公司和亿利源清真肉类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进驻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中旗,带动当地畜牧养殖户增收2700万元。

据了解,科右中旗2011年被纳入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地域南北狭长320公里、处于三个不同积温带。经过考察研究,广富和亿利源两企业提出在该地中、南部推行“禁牧舍饲”及北部“轮牧补饲”养殖方式,建设了东达百利舸肉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和养殖小区,把一家一户的传统散养繁殖母牛改为养殖合作社或嘎查集体经济托管养殖方式,推行“奶牛补贴保险+犊牛商业保险”模式,采取“舍饲+放牧”繁育,加快品种改良步伐,提高牛肉品质,带动广大农牧民实现增收脱贫。同时,加强科右中旗产业带头人队伍建设,确保每个有贫困户的嘎查村至少配置1—3名产业指导员,实现了产业指导员对贫困户的全覆盖。

2020年5月1日,由鸿安集团在科右中旗投资建设的首个肉牛交易市场——鸿安现代肉牛交易中心开市,开市当天肉牛入场量达7306头,当日交易1716头,交易额过2000万元。“滨州牛企联内蒙”工作带动了科右中旗20个嘎查集体经济、200家合作社和1万余养殖户发展肉牛养殖,全旗肉牛存栏量达到26.5万头、同比增加15%,肉牛良种改良率达50%以上。

另一方面,通过实施“滨州牛企联内蒙”工程,滨州市立足先进屠宰加工技术、广阔销售市场,结合科右中旗天然牧场丰富、繁殖母牛存栏量大、肉牛养殖成本低等优势,成功解决了优质牛源不足的问题,促进了肉牛产业不断扩大规模、提档升级。

截至目前,滨州市牛肉产品占到天津清真市场份额的50%,北京清真市场份额的30%以上。2020年,阳信县成功获批创建以肉牛产业发展为核心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园占地15万亩,涉及农业人口8.2万人,有华阳、鸿安、亿利源等肉牛加工及上下游企业95家,形成了“粮改饲种养结合+母牛繁育—肉牛育肥+粪污循环化利用+肉牛屠宰加工+冷链物流+连锁餐饮+精品包装+牛文化创意”全产业链条。预计到2022年,阳信县肉牛存栏量将达到30万头,肉牛年屠宰加工能力达150万头,优质饲草料种植基地面积达15万亩,粪污综合利用率超过95%,直接或间接带动12万农民就业,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2.6万元。

新闻推荐

《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典型案例汇编》发布 阳信县生物质清洁供热案例成功入选

滨州日报/滨州网阳信讯(通讯员傅志鹏马向阳报道)近日,从北京传来喜讯,阳信县生物质清洁供热案例成功入选2020年国家能源局《...

阳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阳信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