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循环”产业让牛粪变“宝” 阳信养牛户的“心病”没了
正在建设的中广核农村可再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项目。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3月11日,在阳信县流坡坞镇周商工业园中广核农村可再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项目现场,一线工人正在紧锣密鼓地焊接3座6500立方米的厌氧发酵罐。工程机械来往作业,建设者们正以饱满的热情,抢抓当前施工季,迅速推进工程进度。
阳信县肉牛存栏27万余头,然而牛多了,数量同样庞大的牛粪却成了当地最大的烦恼。之前养殖户采用传统的露天堆放、自然发酵的方式处理牛粪,但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不稳定,甚至还会导致二次污染。如何利用这些闲置的资源,并产生经济效益,成为众多养殖户的“心病”。
牛粪是如何实现华丽转身的呢?2019年,阳信县引入了中广核农村可再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项目,该项目利用当地的牛粪和秸秆为原料,采用成熟的“预处理+CSTR高浓度厌氧处理+沼气提纯制生物天然气+沼渣深加工制有机肥”为核心的处理工艺模式,生产生物天然气和有机肥。
据了解,项目总投资5亿元,建设规模为年产291.3万方生物天然气,规划建设预处理工房、厌氧发酵罐3座、双膜储气柜1座、脱硫净化系统1套、沼气提纯系统1套、年产4.95万吨生物有机肥生产线1条及相关配套设施。
牛粪变生物天然气的过程,是将收集到的牛粪,通过发酵产生沼气,沼气经过提纯,就是生物天燃气。听说牛粪能变成天然气,坐落在项目一旁的“邻居”天鸿牧业心动了。该养殖场负责人说:“我们养殖场有2000头牛,日产3万公斤牛粪,原先直接堆放卖到商河等地,现在不仅就地卖给当地企业,还能产生更好的经济价值,真是太方便了。”
为挖掘该项目“红利”,流坡坞镇打造了畜禽粪污收储运体系,建设7个收储运站,建设粪污储藏池20万立方米,秸秆储藏池20万立方米,并统筹周边特色种植基地销售生物有机肥。闫家村大棚种植特色果蔬种植示范园项目负责人董亮说:“我们有20个大棚,种植高档礼品西瓜、食用菌等果蔬,非常需要生物有机肥。”
据工程师张金利介绍,该项目将于今年6月份调试,10月份正式投产,达产后日处理牛粪625吨,日产沼气2万立方米、有机肥150吨、沼液600吨。沼气净化制取的生物天然气进入当地天然气管网,可以缓解阳信县域燃气供应压力,牛粪固液分离发酵后产生的液肥和有机肥直接还田,用于周边生态农业特色农产品种植,形成绿色循环的生态产业链。
近年来,阳信县深入推进种养结合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除了引入中广核生物天然气等一批生态循环项目外,全县90家畜禽养殖规模场全部配建了粪污储存处理设施,700余家养殖专业户全部建设了雨污分流“三防”设施。建立了专业化有机肥厂10家,年消纳畜禽粪污120万吨、生产有机肥40万吨,有力推动了化肥减量增效。五色土、京阳科技等有机肥产品远销胶东、寿光等地,成为胶东苹果、寿光蔬菜等的主要有机肥供应基地。
农村大众报通讯员洪磊
房芹宋敏
新闻推荐
牛付和介绍畜牧合作社的毛驴产业。春节一过,阳信县河流镇牛腾雨村村民刘景林就开始打理果园里的梨树。“现在一...
阳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阳信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