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时期的音乐与书法艺术 张卡

滨州日报 2018-06-25 17:16 大字

石磬

礼乐盛行的音乐艺术

音乐起源于劳动,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古代滨州一带的先民以及山东其它地区的东夷族人一向以能歌善舞而著称。据《后汉书·东夷列传》载:“东夷率皆土著,憙饮酒歌舞,或冠弁衣锦,器用俎豆。所谓中国失礼,求之四夷者也……以腊月祭天,大会连日,饮食歌舞,名曰‘迎鼓\’。是时断刑狱,解囚徒。有军事亦祭天,杀牛,以蹄占其吉凶。行人无昼夜,好歌吟,音声不绝。”传说少昊时“立建鼓,制浮磬,以通山川之风。作《大渊》之乐,以谐人神,和上下,是曰《九渊》”。《世本·作》篇则有“舜造箫,夔作乐,垂作钟,叔(均)造磬”的说法。

商周时期,礼乐文化趋于成熟,各种音乐更为盛行。《战国策·齐策》记载齐国“钟鼓竽瑟乐音不绝,和乐、倡优、侏儒之笑不乏”。《论语·述而》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商周时期的乐器,滨州境内发现最为重要的是惠民县大郭遗址出土的青铜铙和阳信县西北村战国墓出土的石磬、编钟和镈,其中又以石磬和编钟最为典型。

1988年10月,阳信县城关镇西北村发现一座战国早期墓葬,在清理的陪葬坑中,出土了一批重要文物,乐器青铜编钟和石磬便在其中。

编钟是我国古代用青铜铸成的,按照一定顺序悬挂在木架上的一种打击乐器。该乐器一般分成一组或几组悬挂,用木槌或棒分别敲打铜钟,每个钟体因体积不同而产生的振动频率各异,从而形成不同的音高,演奏出不同的乐曲。古代的编钟多用于宫廷演奏,是一种重要的礼器。西北村战国墓出土的编钟全套共9枚,全部为钮钟,单钮,有的钟体内尚存泥胎内范。l、3、6、7、8号较为完整,余者有不同程度的残蚀。9枚编钟造型一致,大小有序,鼓部为素面,钮部饰头尾相交的蛇形纹。该陪葬坑另出铜镈5枚,单钮,平口,鼓部为素面,钮部亦为头尾相交的蛇纹。

磬是用石或玉制成的打击乐器。编磬就是把若干只磬排成一组,每磬发出不同的音色,多用于宫廷雅乐或盛大祭典。西北村战国墓出土的石磬一套共13枚,全部由质地相同的青色石灰岩磨制而成,形制规整,上缘作倨钩形,底部微内凹。编磬大小相次,有一件出土时破损,经修补后完整,其余12件完整无缺。出土时表面附有朱红色颜料,说明当时应该有彩绘。经过调测,这套编磬音律规范,符合“五声、六律、十二管旋相为宫”的音律原则,其律名应为齐国“大吕律”,是一套实用器物。

阳信编磬的音阶有13个,音质非常清晰。正声部五音阶名序列为:宫、商、徵、羽、清羽,但在商、徵之间少了一个“角”音,多出一个清羽音阶,由此造成了该套编磬正声部五声音阶不完备现象,其原因不明。

字体雄奇的商周金文

中国的书法,是伴随着中国文字的发明而产生的写字的艺术。早在史前时期,已经出现有各种刻划符号,有些被认为是象形文字的萌芽。滨州境内所知最早的文字当为龙山文化时期的丁公陶文。

滨州发现的青铜器金文,大多属于商代晚期,铭文往往只有单字,大都是族徽图像。这一时期的青铜器金文,目前发现的有兰家遗址出土的青铜卣上的“卤”(或释为“甾”)字,大郭遗址出土的铜铙内壁、方彝盖与腹内壁,还有铜戈上的“戎”字徽识符号。这几个金文皆为铸文,单字,年代为商代晚期。字是先刻在陶范上,然后与器体同时浇铸而成。这种金文还存有图案的韵味,字体粗壮雄奇,中书肥大而两端尖锐,收笔处偶有波磔,这些特征都代表着商代金文书法艺术的风貌。

(作者单位:滨州市博物馆)

新闻推荐

废弃宅基地“变身”挣钱小树林 温店镇试点农宅合作社治理空心村,村民可以老宅基入股享分红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管林忠通讯员李雅芹报道)阳信县温店镇镇吴村拆除18户废旧房屋,由村集体和村民出资成立农宅合作社,在...

阳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阳信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