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阳信政府出手拯救民间艺术成全省亮点老艺人青春焕发新作不断,毛竹板书《庄户论》全国大展获金奖

滨州日报 2016-11-29 00:00 大字

本报讯(记者 管林忠 通讯员 张金才 报道)近日,阳信县文化馆精心编排的毛竹板书《庄户论》,在“中华颂”第七届全国小戏小品大展上荣获曲艺类金奖。这是阳信县曲艺事业至今获得的最高级别奖项。

“中华颂”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是一个全国性的知名大众文化品牌。本届大展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戏曲艺术委员会主办,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69个节目参加比赛。山东传统曲艺毛竹板书《庄户论》以朴实接地气的题材、简洁扎实的表演功力,赢得了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最终脱颖而出。

阳信毛竹板书是滨州市首批市级非遗项目,此次斩获大奖,更是近年来阳信县主动发挥政府作用,积极传承和创新优秀民间艺术的结果。

阳信县自古说书艺人多,鼓书更是一绝,像西河大鼓、渤海大鼓、毛竹板书、木板大鼓和鲁北大鼓,已被列入省级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老艺人大多从十几岁就开始学艺,唱了一辈子鼓书,在周边地区很有名气。但随着体制改革的推进以及现代媒体、音乐的冲击,到上世纪80年代,阳信说书艺人迫于生计压力大多转行了,优秀民间艺术面临失传危机。2009年,经过充分市场调研,阳信县文化馆觉得在市场难起作用的情况下,政府应当有所作为。于是,文化馆把全县说唱鼓书的代表性老艺人组织起来,成立了鼓书院,由政府给提供统一的食宿、演出设施、服装和适当补助,让他们常年开展免费送曲艺下乡活动。

有了这个新平台,这些沉寂多年的老艺人又活跃起来,鼓书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阳信鼓书院也因此先后被评为全省非遗保护工作十大亮点、省文化厅“以传统曲艺带动群众文化活动开展” 示范项目,曲艺艺人发展到25人,其中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2名、省级会员5名。

重新回到集体生活,老艺人们可以专心创作、说唱。在保留传统段子的基础上,他们不断推陈出新,创作出了《滨州赞》《扒房》《一只蓝花碗》《咱日子越过越舒畅》《请红旗》等适应时代特色的新段子。这些作品写身边人、说身边事,通俗易懂,在下乡演出中广受群众欢迎。2014年至今,他们每年下乡巡回演出400余场,基本做到了村居全覆盖。

不仅如此,在各种展演中,阳信曲艺也屡屡获奖。每年鼓书院都统一组织参加胡集书会,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省级非遗项目西河大鼓传承人王秀兰,连年在胡集书会擂台赛中获得第一名;今年10月18日,王秀兰获邀参加 “中国河间”第四届西河大鼓书会开幕式文艺演出,以铿锵唱腔、独特的咬字发音收获了现场观众、专家的好评,闭幕式上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姜昆为她颁发了优秀演员证书。2013年,鼓书院选送的相声《说变化》参加了全国优秀曲艺展演并得到了文化部的表彰;今年11月7日,在“中华颂”第七届全国小戏小品大展上,除了毛竹板书《庄户论》获金奖,吕剧《闹猪场》获得小戏类银奖。

过去学艺主要靠师傅口传身教,由于艺人们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都很高,老艺人们都讲“宁帮十吊钱,不把艺来传”。而当今社会,由于每一个种类的传承人都很少,现在年轻人愿意学的又不多,传统曲艺陷入失传的困境。为此,自2014年6月份起,阳信县文化馆把毛竹板书传承人、西河大鼓传承人、渤海大鼓传承人等具有代表性的段子录制成光盘,并将段子内容以文字记录下来,整理文字70余万字,为更好地传承与保护打下了基础。

为让传统曲艺后继有人,阳信县文化馆与县艺术学校联合开展了曲艺培训,老艺人们利用周六、周日时间,免费教学。好多学校也主动找上门,请求安排曲艺艺人进校园授课。几年下来,老人们已经培养了不少孩子。文化馆还连续几年为鼓书院的老艺人们举办收徒仪式,其中有学生、有医生,也有建筑公司的老板,大多把鼓书当作业余爱好,做茶余饭后助兴之用。

据介绍,阳信县文化馆正在探索举办梨园书会,让老艺人们常年定点说唱,打造成地方特色文化品牌。不久之后,“到阳信去听书”或许会成为一种文化时尚。

新闻推荐

阳信县审计局“五抓”规范审计项目实施操作规程

本报阳信讯(通讯员孟垂浩报道)阳信县审计局把规范审计项目实施操作规程作为提升审计质量“最后一公里”的关键问题。一是抓调研,重在“准”字上下工夫。二是抓班子,重在“强”字上做文章。三是抓建设...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