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兰桂”缘何香飘全国—— 民族团结进步催开文艺之花本报记者 管林忠 本报通讯员 郭兵

滨州日报 2016-08-22 13:27 大字

以无棣回族女企业家从桂兰为原型创作的现代吕剧《兰桂飘香》,代表山东省参加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将于9月9日、10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展演。

从2006年的《梨花雨》,到2012年的《杨广和》,再到今年的《兰桂飘香》,滨州市以真人真事改编的少数民族题材戏剧三部曲,连续3次登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舞台,作为一个地级市,这在全国也不多见。

感人的作品源于真实的生活。民族文艺之花的绚丽绽放,离不开民族团结进步热土的孕育。

领导重视,把民族工作放到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来抓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滨州市现有45个少数民族成分,共计22000多名少数民族群众,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一切。对此,市委、市政府有深刻的认识,并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将民族工作作为全局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抓,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无棣县、阳信县先后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滨州市去年12月份成功召开了市委民族工作会议暨市政府第四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出台了《中共滨州市委、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实施意见》,为做好今后一段时期的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民族宗教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决定》等文件,对全市民族关系的协调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市、县两级分别成立了由政府分管领导任主任,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民族事务协调委员会,形成了领导重视、部门协作、社会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团结工作的健康发展。

滨州市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摆在重要位置,组织引导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掀起创建示范单位的热潮,并隆重召开表彰大会对示范单位进行表彰,不断调动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开展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已有1个单位获得国家级、7个单位获得省级、15个单位获得市级表彰。

发展经济,牢牢抓住解决民族问题的治本之举

发展是第一要务,解决民族问题归根到底要靠发展,这也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治本之举。

多年来,滨州市出台了许多促进民族经济协调发展的决策和帮扶意见,加大了对民族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民族经济发展的投入力度,大力实施“少数民族帮扶工程”,发展特色产业,强化信贷支持,形成了上下联动、横向帮扶的经济发展机制,民族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

市民宗局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努力为民族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引导民族企业通过加强行业联合、促进回汉联合、开展对外联合等方式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群众发挥内力,借助外力,埋头苦干,勤劳致富,把民族经济不断做大做强。滨州市已发展市级及以上少数民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1家,牛肉产品销往全国60多个大中城市,分别占天津、北京清真市场份额的50%和30%。

单在阳信县,规模以上肉牛深加工企业就有76家,规模以上肉牛养殖场132个,肉牛年加工能力120万头以上。金利源毛绒制品公司成为全国产能最大的羊绒加工基地;亘嘉皮革、中兴实业生产的高档皮鞋、皮衣、箱包成功打入北京、天津等高端市场。肉牛产业总产值突破350亿元,“中国第一牛县”的称号越叫越有底气。在少数民族企业务工的汉族群众达8000人,工资性收入达3.4亿元。

受益于党的民族政策,先富起来的民族企业家们也纷纷倾力回报着社会,吸纳各族贫困群众就业,捐建养老院,设立助学金……回汉群众携手走上了致富路,在共同发展中感受着彼此的血脉相连。稳定促发展,发展促稳定,在滨州市实现了良性循环。

改善民生,让少数民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条条崭新的水泥路穿梭在大街小巷,一丛丛绿化苗木摇曳在风中,中式风格的清真寺飞檐斗拱,古朴庄严…… 踏足鹅卵石小路,览阅文化长廊,宛入画中。无棣县车王镇五营中村今年初获评“山东省旅游特色村”、“ 全国第三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这个回族聚居村五年前却完全是另外一个模样:路两旁牛羊粪便随处堆放,污水满街横流,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夏天蚊蝇蹿动。

五营中村的巨变,仅仅是滨州市民族事业发展日新月异的一个缩影。

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各族群众过上好日子。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各项事业全面优化,滨州市制定了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项政策,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下大力气解决好少数民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近五年来,滨州市累计投入上亿元,帮助全市26个民族村居开展水、电、路、医、学等基础设施建设,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致富能力显著提高。全市现有民族学校3处,民族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师资力量不断增强,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民族村普遍设立了医疗卫生服务网点,有效保障了生命健康。

宣传教育,打好增进民族团结巩固民族关系的基础

加大民族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是增进民族团结、巩固民族关系的基础。

滨州市坚持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为抓手,像阳光普照那样,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地搞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像净化空气那样,坚决反对一切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言行;像保护水源那样,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根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到不断巩固。

市、县委党校把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列入各类班次的必修课,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少数民族干部群众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的民族政策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知识教育。在少数民族群众比较集中的阳信、无棣和惠民三县,各中小学普遍开设了民族宗教常识课和法制课,宣传教育坚持从娃娃抓起。

自2001年以来,滨州市已连续15年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印制了100余万份宣传材料,及时发送到广大少数民族群众手中;利用宣传车、电视报刊设专栏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社会宣传,使“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深入人心。

在民族大团结的浓厚氛围中,滨州市先后涌现出了菅新刚、杨广和、从桂兰等一批先进典型。《梨花雨》《杨广和》《兰桂飘香》,滨州市及时将一曲曲民族团结血浓于水的赞歌搬上舞台,让观众在戏剧中感受各族同胞的手足情深。这也成为滨州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作的一大亮点。《梨花雨》代表山东省参加了全国第三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并获得全国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精品工程奖;《杨广和》获得了全国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优秀作品奖,代表山东省参加了全国第四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一举夺得创作金奖等9项大奖;《兰桂飘香》巡回演出后,得到了各族群众的广泛好评。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滨州市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正凝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磅礴力量,为建设生态美丽幸福新滨州努力奋斗!

新闻推荐

博兴博物馆弥勒造像介绍

...

阳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阳信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