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学习雷锋,给我带来无穷快乐 ——访“活雷锋”杨广和

鲁北晚报 2012-03-16 19:32 大字

■指着满墙的锦旗对记者一一介绍 ■杨广和与记者交谈 ■擦洗自己的雷锋车

□文/图 本报记者 纪方方 徐志强

“广和穿着雷锋的袄,就得比别人起得早。广和挂着雷锋的牌,就不能在家里玩。广和带着雷锋的字,就得多干雷锋的事。”这是杨广和编的顺口溜。

在滨州,杨广和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人人都知道他是个“回族活雷锋”,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学雷锋做好事。他开的出租车印有“学雷锋车”的字样,承诺十三项免费服务即对残疾人、老人、学生、军人等不收费,免收乘车费2万多元。 

2007年,滨州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开展向杨广和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省委宣传部、团省委、省民委也发出了向杨广和同志学习的通知、决定。杨广和被省委宣传部确定为全省先进典型,被中宣部确定为“道德楷模、文明风尚”宣传典型。

看着满屋的锦旗

他感觉责任更大了

杨广和家的客厅更像个展览馆,60多面锦旗,57项荣誉证书,还有数百本有关雷锋的书籍,几乎每面锦旗上都写有“活雷锋”三个字。

“学习雷锋,给我带来了无穷的快乐。”杨广和笑着说,雷锋是他的精神支柱,自己在外跑出租,不管多么苦,多么累,回到家里看到满屋的锦旗,感觉再苦再累也是甜的。

与刚开始学雷锋相比,杨广和感觉现在赖上他的人少了,理解他的人多了,大家都说他的确是个好人。“现在我的压力更大了,责任也更大了。” 已经“出名”的杨广和认为,无论走到哪里,他的一举一动都得带出雷锋精神。

47岁的杨广和,是阳信县河流镇刘庙办事处大杨村人,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从小爱穿军装,一心想参军报效祖国,但因种种原因没能入伍。在部队的哥哥鼓励他:“虽然没参军,你在自己家乡,也能做出贡献。”

为满足自己的心愿,15岁那年杨广和照了一张军装照。而后多年,他竟然发现照片上的自己和雷锋十分相像。“都是带着五角星帽子,嘴巴微微张开,表情也很像。”杨广和拿出珍藏的照片,骄傲地和记者介绍,“你们看,我和雷锋多么有缘!”

杨广和的出租车上挂着“学雷锋精神 为人民服务”的牌子,按照“尽可能最低收费,遇到困难的人不收费”的规矩,十几年来,他记不清自己帮助了多少人,光出租车就跑坏了五辆。“这是第六辆了,花两万元买的二手轿车。虽然旧,但是能为人民服务。”

如今的杨广和,开拓了很多新服务项目,更全面地学雷锋。他家门口有个劳务市场,每天都有上百人来这里务工,为给他们提供方便,杨广和家的大门24小时敞开着,“还买了台饮水机,免费供应开水。”另外,家门口还摆着打气筒、钳子、扳子、铁锹等,方便他人使用。

车上贴着雷锋像,名片上印着雷锋像,身上挂着雷锋像章,就是为了时刻不忘雷锋精神,“走到哪里带到哪里,让更多的人学习雷锋。” 杨广和常说:“一个人帮十个人难帮,十个人帮一个人好帮,我个人力量太小了。”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学雷锋的队伍。

两次偶然机会

让他走上学雷锋之路

15年前,杨广和做牛羊生意挣了一笔钱,就开起了旅馆和饭店。一次,一位河南客人在他的家庭旅馆住了几天,临走时,杨广和开着买菜的三轮车把客人送到县城车站。当客人给他车钱时,他坚决不收,“我买菜顺便捎着你,应该做的。”那位客人激动地说:“你不要钱,这不是学雷锋吗?”

“当时心里一种特殊的感受,我只是做了一件小事,人家却把我比喻成雷锋。雷锋可是全国最好的人,要是能成为他那样的人该多好啊!” 后来一件事更坚定了他学雷锋、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有一年去外地做牛头皮生意,和司机问路时,说好50元把我送到目的地,但最后却付了100元。”杨广和没想到,下车时那位司机竟然说,“你一问路,耽误我时间了。时间就是金钱,你必须多付我50元。”

当即,杨广和斩钉截铁告诉对方,“我回去后也买辆出租车,不但不多要钱,而且困难人、残疾人和老年人还免费。”司机听了哑口无言。一回家,杨广和便花了3300元,买了一辆红色二手面包车,走上了学雷锋之路。 

刚开始学雷锋,遇到了很多困难,有时也被人误解。一次,他看到一青年倒在公路旁,满身鲜血,赶紧把伤者送到医院,还垫上1400元的医药费。伤者的家人误认为是被杨广和撞伤,对他又骂又打。甚至把他送到了派出所,真相大白后,这位汉族小伙子一家人,把一面书写着“民族团结带头人,救命之恩永不忘”的锦旗送给他。

“被误解时心里很难受,做一个好人,怎么这么难呢?”很多人也都劝杨广和,“你傻吗?拿自己的钱去帮助素不相识的人?”然而杨广和觉得, 见死不救良心上过不去,对不起别人给他的“活雷锋”三个字。“以后遇到那种情况,我还是会去救人。个人经济虽然受到损失,但一个人生命一旦失去了,多少钱也买不来了。”至今杨广和已经救了26个车祸伤者。

一次被骗后

他更加理性地去帮助别人

2006年一天晚上,杨广和家里来个陌生人,一进门就跪着哭:“帮帮我吧 ,欠着别人一万元,实在还不了了,催债的天天威胁我。”听完对方的诉说,杨广和背着家人,拿着一万元送到他家里。事后,被救助的人还送来了“雷锋救了我全家,你的恩情我终生难忘”的锦旗。

没多久,这个人又来到杨广和家里,让他拿上两万元,两人一起做钢铁生意。“我当时想,有了钱能更好地学雷锋,去帮助别人。”杨广和万万没有预料到,自己被骗了,“一共欠着3.1万,借条还在这里,但是人怎么也找不到了。“

“他骗了我的钱,但是骗不了我学雷锋的心 。”有了这次教训,杨广和每次帮助别人,总是打听好具体情况,是否真的家庭困难。“这几天,翟王镇西范家村的一个家长给我打来电话,说孩子得了白血病。”杨广和特意去村里核实了解,得知确有此事后,决定资助1000元。

四川灾区、困难学生……从开出租以来,杨广和已经搭上了20多万元。“虽然家里需要钱,但不是咱的,不能要!”一次,杨广和冒雨免费送同村青年杨新仓回家,发现车上留有用雨衣裹着的现金10几万元,他顾不上吃饭,找到了失主杨新仓,并把巨款完璧归赵。杨新仓感动得热泪盈眶,“广和,你真不愧是个活雷锋!我一定向您学习!” 

“小的时候,父母常教育我要多帮助别人。”杨广和幽默地说,别看自己书念的不多,但懂得怎么做人。13岁时,就帮助村里年老多病的杨玉清老人挑水,一挑就是十几年,直到村里通上自来水。“每干完一件好事,大人都说是好孩子,我干着也更有劲了。”

如今,让他欣慰的是,他的行动正感染着更多的人。冬天的大雪后,杨广和早起扫雪,乡亲们几乎全村出动,纷纷加入到义务扫雪的队伍中。

①年轻时的杨广和酷似雷锋

②给老年人挑水

③杨广和诉说当年在修补公路、清理下水道的事

新闻推荐

阳信县取缔59户棺木生产经营户

□ 本报记者  路彩云 通 讯 员  颜  斌张陶江本报讯 为彻底取缔非法棺木生产经营使用,阳信县建立了民政行政执法联...

阳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阳信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