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樊亮团队” 科技创新筑就乡村示范路

大众日报 2020-12-21 09:43 大字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用新技术修建的乡村示范路。□ 邱学文 邢志军

“走在这条用新技术修的路上,感觉太好了!老百姓出行真方便,多年的愿望实现了。”近日,无棣县高马村村委会主任高新说。

近日,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成功利用三种盐渍土固化形式,两种冷拌沥青新技术、新工艺,与无棣县交通运输局共同出资修建的乡村示范路顺利通车。该工程涉及无棣县水湾镇高马、王化如两个行政村,包括1公里的“村村通”公路和5条“户户通”公路以及社区服务中心广场。

“我们通过试验路与交通扶贫深度融合,不但成功研发了新技术,为乡村公路建设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还促进了交通扶贫工作,为下一步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我们大力实施科技创新,积极参与‘四好农村路’建设,服务‘交通强省’建设,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结果。”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院长王林表示。

“无棣地处沿黄、沿海区域,砂石料资源紧缺,道路建设成本高。该地区存在大量的盐渍粉土,工程性质不良,难以用常规稳定方法进行稳定,且容易受到水的破坏,限制了它们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开发和利用好当地不良地材资源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我们团队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因地制宜,从特殊土处治入手,开展粉性土、盐渍土地区道路建设技术研发、应用,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简化了路面结构,节省了建设成本,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该院基础研究中心副主任樊亮说,一方面可以将大面积难以利用的盐渍土进行农村公路建设,实现就地取材、降本增效,大大降低了对砂石资源的依赖;另一方面冷拌沥青新技术解决了冬季施工难的问题。

据了解,在盐渍土的稳定上,樊亮团队开发了三类稳定技术,其中两类为有机柔性稳定技术,使用这类技术形成的土体,随时间发展和荷载的作用,强度会上升,同时带来良好的耐水破坏能力,可以满足低交通量条件下农村公路的通行需求。另一类技术为无机固化技术,可以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和水稳定性,价格优势明显。

在路面结构中,不再采用传统的15-20厘米水泥稳定碎石+4-6厘米沥青混凝土结构,而是采用15厘米稳定土+3厘米沥青混合料型式,节省70%-80%的砂石料用量,路面造价比传统路面每平方米降低了几十元。同时,采用冷拌料形式开展沥青面层施工,降低了对施工温度和季节的依赖性。

“新技术在‘村村通’和‘户户通’道路建设中成效显著,工程造价和维护成本低,特别适合砂石原料紧缺的地区,后期如路面出现破坏,村民能自行补损。新铺就的沥青路面美观,成了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省交通运输厅驻王化如村第一书记王彬说。

“无棣项目是2019年下半年开始的,先后经过了土质取样、室内实验、材料开发、中试等过程,今年10月9日正式开始施工,12月6日竣工通车。我们白天黑夜连轴转确实是辛苦,但为了让新技术早日落地,让当地群众出行便利,再苦再累也值得。”樊亮团队成员侯佳林说。

据悉,该院自2017年开始,对省内沿黄、沿海区域的粉性土、盐渍土等特殊土质进行研发利用,通过“四好农村路”科研试验路项目,先后无偿帮扶菏泽市单县苗楼村和德州市齐河县李见村修建了2.5公里的乡村示范路,受到了当地老百姓一致称赞。

新闻推荐

民警进校园 宣传防电信诈骗知识

12月10日,无棣县公安局碣石山派出所民警来到碣石山镇中学,为学生们讲解预防电信诈骗常识。活动中,民警通过发放预防电信诈骗...

无棣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无棣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