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楼房“下线”青年社区亮相 这里有年轻人“向往的生活”,青年人才可以拎包入住
盛夏的青岛,老城区的红瓦绿树在蓝天的映衬下分外鲜艳,一场历史城区保护更新行动正铺展开来。不仅广兴里、馆陶路1号等老建筑迎来了新生,身处历史文化街区的一些使用年限即将到期的老旧居民楼也借此机会“变身”,并被赋予了全新的功能和使命,未来将成为时尚青年社区,让市北区的青年人才引进后有“安居之所”。上海支路12、14、18、20号以及海泊路4号这5处老楼就是其中的代表。记者近日在上海支路、海泊路实地探访时了解到,这些老楼的修缮改造工程已经进入了装饰装修阶段,预计今年11月份投入使用。
设计
仿红砖墙面传承街区风貌
沿着上海支路向北而行,四栋罩着绿色施工网的建筑很快映入眼帘。记者看到,上海支路12、14、18、20号均为五层居民楼,位于宁波路、甘肃路、上海支路围合地块,在上海路-武定路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根据《市北区历史文化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这四栋建筑属于与周边历史街区风貌不协调的一般建筑。
负责项目建设的市北建设投资集团技术顾问张聿忠告诉记者,这些老旧居民楼建于上世纪70年代,改造之前,楼体外墙皮脱落、老化、空鼓,不仅影响市容,而且老楼的使用年限基本到期了。“我们从今年3月份开始进场施工,首先对内部结构进行了加固,保证后续的使用;然后是内部装修和外立面改造。”张聿忠介绍说,立面设计保留原有石砌墙基和坡屋面檐沟体系,主墙面首层延续街区风貌,做浅灰色水刷石质感粉刷,二层以上根据早期里院建筑的红砖墙面,采用仿红砖墙面。这次修缮改造不仅提升了老楼的“颜值”,更升级了其功能,比如给屋面增加了保温、防水功能,将门窗提高了保温性和隔音性等。
海泊路4号修缮改造项目则位于四方路历史文化街区内,属于与传统风貌协调、保留类的一般建筑。此次立面设计以保留原有建筑风貌为主,保留原水刷石墙面和原有线脚;五、六两层采用传统红瓦屋面配合老虎窗,符合历史街区的城市肌理。
意义
引进青年人才可实现安居
今年70岁的市民孙先生从小住在武定路附近,对这一片再熟悉不过,从今年春天开始,他发现上海支路上的几栋老旧居民楼有了“大动作”,“听说以后要改造成青年公寓,这是好事。现在住在附近的年轻人已经很少了,希望改造之后,能让这里的人气重新旺起来。”
对于周边居民的期望,市北建设投资集团文化旅游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赵旭深有同感,“这次我们对市北历史文化片区内的老旧筒子楼和一些老旧建筑进行了保护性的修缮和重新装修。重新装修的标准要达到让青年人才能够拎包入住,减轻他们生活上的负担和顾虑,并通过24小时的安保及运营管理公司贴心的物业服务,来保证市北区青年人才引进之后的安居。”
“希望通过这些年轻人的入住,让历史文化片区重新焕发活力,同时对老城区居住人员的年龄层次进行有机的更新换代。”赵旭描绘了这个时尚青年社区的未来蓝图,通过周边配套业态的打造,给社区注入新的活力,并搞活整个街区的夜生活、夜经济。据悉,上海支路12、14、18、20号项目建成后将提供青年公寓72套,海泊路4号项目则可提供28套。
特色
打造年轻人“向往的生活”
每座城市都有一个这样的地方,满满的都是历史,折射着城市的性格。市北历史文化片区起源于十九世纪末青岛开埠时期,目前市级风貌保护区有四方路、馆陶路、上海路-武定路、无棣路、黄台路、三江路六大片区,另有风貌保护建筑较为集中的长山路片区。
“青岛依港而生,这里是青岛源起的地方,见证了城市的发展与变革,积淀深厚。”赵旭说,上海支路项目所在的片区是一个具有浓厚人文气息的地方,项目对面是刘子山别墅群,步行50米就是《卧虎藏龙》作者王度庐的故居,“未来,运营方将定期举办一些百年文化历史宣讲、路演活动、主题沙龙等,也鼓励一栋楼里的住户组成各种兴趣俱乐部,在公共空间进行互动,增强社区的粘性。”
此外,每个青年公寓活力社区将标配一个独立的共享办公空间,配备共享的财务、注册机构,打造年轻人向往的创业工作的生活环境。赵旭表示,“青年公寓项目欢迎在市北区落户的头部企业的员工进行申请;同时,我们将与市北区‘双招双引’工作紧密配合,为来市北区投资的公司提供配套。”
记者董真实习生吕鸿婵
新闻推荐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罗军通讯员王红艳李玉平报道)7月28日,全市检察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暨市院第一轮巡察动员部署会...
无棣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无棣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