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山先生和我的“蟋蟀情缘” 徐沛琦

滨州日报 2019-05-29 10:56 大字

2019年3月29日下午去开会路上,意外听到李山先生辞世的噩耗,会后又从几位朋友那里得到确认。下班刚进家门,手机响了,是李树山老师打来的,亲口告诉我这个事实,并且说,打这个电话,也是兄长生前特意嘱咐的,对多年来关心他的亲朋好友表示感谢……闻听此言,忍了一下午的泪水夺眶而出。

第一次见到李山先生,是2002年8月,报社派我去李树山老师家采访从美国回来探亲的李山先生。李山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书画家,他创作的阿凡提形象家喻户晓,我们这一代从小看着画册长大。采访如此重量级大师,不免有些紧张,及见面,却被他爽朗的笑声所感染,事先设想的“问答题”消解在谈笑风生中。

让我惊讶的是,作为画家的李山先生竟然有着如此深厚的文学功底,不但唐诗宋词顺口拈来,《古文观止》里的长赋传记也都背诵如流,让我这“中文系”自愧弗如。

当时他提出的“书法旋律论”广受国内书法界关注,为了向我这“书法小白”解释什么是“书法旋律”,他朗声背诵起《琵琶行》那段描写旋律之美的诗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唯见江心秋月白。”十六句诗一气呵成,我至今还记得他一边背诵一边像乐队指挥那样打着节拍,轻晃着头,一脸陶醉的样子……

采访过程中,他不经意说出的一件小事儿,引起我的强烈关注:他说几年前回国在青岛海边看到卖纪念品小摊摆有仿制花生壳,打开里面是一只蟋蟀振翅低鸣,很是喜欢,买下来带回美国放在书桌上,想家了就打开听一听蟋蟀奏鸣……

这不正是《就是那一只蟋蟀》这首诗所描述的情景吗?我曾经作为高中语文老师无数次在课堂上对这首写尽古今蟋蟀象征意蕴的诗进行赏析,完全能够理解那只蟋蟀对李山先生意味着什么,尽管他只是很平淡地说出,但我能想像到他内心经历了怎样的波澜,小小的蟋蟀承载了怎样的乡愁和家国情怀!

于是在完成采访报道后,我仿照流沙河《就是那一只蟋蟀》,为李山先生写了一首诗《那一只蟋蟀——致李山先生》:

那一只蟋蟀

一跳跳进您的画里

任江南草长莺飞

任塞北朔风寒雪

任少小离家老大回

独在异乡为异客任无情的岁月偷偷流去许多许多……那一只蟋蟀是《豳风·七月》里的蟋蟀是古诗十九首里的蟋蟀从远古的深山荒野跳到高楼大厦的现代台湾诗人余光中吟诵过大陆诗人流沙河吟诵过如今又在大洋彼岸你的书房里为你歌唱……那一只蟋蟀唱着童年的欣喜唱着中年的蹉跎唱得故园飞黄叶唱得野塘飘残荷唱得情人起相思唱得海上生明月每个游子心底都流淌着它的恋歌……哦,蟋蟀永远不变的是那熟悉的乡音;永不停息的是它深情的诉说……

李山先生临行前把这首诗写成书法作品送给我,我精心装裱起来,放在书房最显眼的位置。

2004年,我收到李树山老师转交我的一封信,是李山先生写来的,在我那首《那一只蟋蟀》基础上,改写了一首《蟋蟀的歌》。信中诚挚地说:“我无力组织文韵,我所写,读来拗口,只为提供一些心境的细节,如有可用之处,供您摘取补充入原诗;如无可用,不要勉强,参考而已。”于是,这首诗经李山先生补充修改,结尾部分如下:

……

吟哦中有您少年时的痴情迷惘有您中年的风波蹉跎有天山下的梦中残泪有长岛上的相思明月有故土万里的袅袅炊烟有家乡村塘的疏柳摇曳在砚池旁在画案边带着北国的乡音低吟流过您的心底回旋在您的书篇画作任一年年春风秋冷花开叶落

总是那悠悠的吟哦深情的诉说

深情的诉说悠悠的吟哦……

后来,他又将这首诗以书配画的形式写成六尺长幅,寄给我。

2006年12月的一天,宣传部领导告诉我,李山先生回无棣了,现在前往档案馆路上,让我随她一起去采访。我得以再次见到李山先生。

扎着白色羊绒围巾的李山先生比四年前更精神了。在李山美术馆,看到他捐赠的书画作品和纪念品被精心珍藏陈列,欣慰地在一幅幅画作前驻足,兴致勃勃地向我们介绍当时的创作情况,并表示回去后再创作一批作品丰富馆藏。

第二天,新华社山东分社摄影部主任吴增祥本要为李山先生作专访,不料天气突变原定去海边拍摄未能实现,我却因此有机会再次与李山先生长谈。

李山先生1926年生于青岛,12岁那年回故乡无棣居住。说起在无棣生活的一幕幕,他随手拿起一支笔在本子上画起来:丝瓜架下,一张小桌子,桌上几盏茶碗,地上几个小马扎,孩子们在一旁逗蟋蟀……匆匆数笔,跃然纸上。

问到他,创作一幅画是怎样一个过程,李山先生告诉我,他现在正为纽约的《华人周刊》设计猪年新年第一期封面,已画好草稿,上色后就可定稿。

说着他拿出一张素描图:一个胖乎乎穿礼服戴眼镜的“猪先生”手捧鲜花,腋下夹着一摞稿纸,身边是一个背着书包的猪宝宝。尽管只是没有任何色彩的线条勾勒,那憨厚可爱的神情已呼之欲出。特别是“猪先生”的眼神儿,越过镜框斜看着你,透着老顽童的狡黠俏皮。这幅名为《丁亥大吉》的小小白描,让我见识了大画家的真功夫,由衷赞叹。想不到李山先生把这张草图送给了我,2007年初又寄给我两张不同版本着色的《丁亥大吉》。不久,又寄给我一幅名为《童年之忆》的小画,画面篱落疏疏,两只蟋蟀触须相对,似乎在相互问候……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山先生的信息渐渐少了,我时常想起那只蟋蟀,一定还在他案头陪伴着他,用熟悉的乡音为他吟哦吧?进入耄耋之年,传来他生病的消息……我默默为他祈祷:仁者高寿,李山先生一定会战胜病魔的!

2015至2016年,无棣县文化中心建设新的李山美术馆,听说李山先生决定再次捐赠书画精品。2017年5月18日,李山美术馆新赠书画作品交接仪式在县文化中心隆重举行,载着李山先生美好心愿的76幅书画精品,从万里之外的大洋彼岸运送到家乡,珍藏在新建的美术专馆。此时此刻,我多么希望看到李山先生的身影!想不到,这,成为永久的遗憾。

我常常想,我有何德何能,竟然得到李山先生如此厚爱?无非是因为我作为家乡媒体记者,代表的是家乡民众,我对李山先生的尊重和理解,也代表了家乡人民的态度;而他对我热情的回馈,正是他赤子情怀的真诚流露。

一颗赤子心,满怀桑梓情。李山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对家乡的爱,将永远温暖着这方热土……就像那只蟋蟀,依然在吟哦,永不停歇……

(作者单位:无棣大众报社)

新闻推荐

滨州市第九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开幕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任宵通讯员杨维海高士东报道)5月16日,滨州市第九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开幕式、滨州市全民健身月启动仪式...

无棣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无棣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