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韩信与信阳古城
□陈巨慧杜秀峰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15年1月所作《无棣县信阳故城2014年度考古勘探报告》中说,信阳故城为大型古代城市遗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东分册》称之为阳信故城。言其为滨州无棣县信阳镇谢家村西南500米,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平面呈“曲尺”形,东西最长约1500米,南北最宽约1400米;面积200万平方米;城墙残存西南部长约260余米,宽5—10米,高3.5—6米,黄土夯筑,夯层厚约0.20米;城内文化堆积厚约2米;采集有泥质灰陶豆、罐、盆等残片及青铜剑等。
春秋战国无棣邑,为齐国地。《史记》载:“桓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63年),救燕返国,燕庄公遂送桓公入齐境。桓公曰‘非天子,诸侯相送不出境……’于是分沟(无棣沟)割燕君所至与燕国。”自此无棣沟以北地区划归燕国,沟为齐燕国界。秦县境为厌次县,初属齐郡,后属济北郡。秦始皇以东有天子气,乃东巡以厌(读压)之,次舍于此,而得名,治所在今惠民县桑落墅北。楚、汉战争时期,县境为汉将韩信所据,筑有韩信屯兵的信阳城,位于信阳镇车里村。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县境置阳信县,属渤海郡,治所在信阳镇车里村信阳城。新朝渤海郡改迎河郡,随属之。据《清史稿》:“县西南钧盘自惠民县入,迳红庙庄,一曰信河,县氏焉。”可见信水即信河之名确实在今无棣、阳信历史上存在过。因治所为韩信自燕伐齐屯兵之地,又在水之北,遂得名。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无棣县信阳故城2014年度考古勘探报告》中说,信阳故城城墙高且宽厚,有很强的防御性,并非一般的城邑。从勘探情况看,残存城墙始筑年代当至战国,城内发现的若干陶片可追至西周时期。所以说,如果信城单是一座县城的话,垣墉用不着那么宽厚高兀,周匝也用不着那么延袤,缺其西南而形似磬折,因为其时其域地广人稀,县衙机构并不庞杂。从城垣的规模、形制上推测,是应固垒紧防的军事需要;如果驻扎一支储备兵员,起码也有万人或更多,城非匝大而难容纳,垣非高厚而难防守。另据,围绕着韩信在无棣有许多传说:“挂甲口,在县西北三十里,相传韩信下齐,挂甲于此。”“广武城,在县北百一十里鬲河岸,相传汉广武君李左车所筑。”“大邱,一在张家店南二里,相传为魏王豹墓,一在车镇北,相传为魏李左车墓。”(《无棣县志·古迹》)
由此可以推测:韩信由燕下齐,确实战略屯军于信城无疑。正如《无棣县志·疆域》里说:“(无棣)地界齐燕之间,三代而后,疆埸(音(yì):田界;疆界。)多兵革之役,即邑北旧垒,各据地势。盘基角胜(凭借坚固如同磐石般的城堡,与敌方角逐胜败。)可想见当年所有事也。”
相传,韩信率领大军从燕国出发讨伐齐国,来到无棣地界。但见草茂水丰、土地肥沃,几条大河奔流向东。韩信在马上搭凉棚观察许久,回过头来对谋士说:“此地虽然地处平原,但有大河相隔,在此筑城,易守难攻,必成大业。”于是屯兵筑城。处于防御的考虑,韩信把城池建成靴子形状,从军事防御角度是非常科学的。冷兵器时代,敌军的武器主要是大刀、长矛、弓箭,敌军从任何方向攻城,韩信的兵士都可以呼应。因为城居信水之阳,所以称作信城、信阳城。据《山东通志》记载,信阳古时称“信城”,俗名“小安城”“歇鞍城”。城因汉大将军韩信所筑,且位居萧米河(亦称小米河)之阳,而得其名。城居海滨险要之地,环周3公里有余,城内三村成鼎,外形如靴,昔年韩信伐齐至此与齐楚联军对垒,为激励将士杀敌立功,韩信下令仿照靴子的样子修城,形如馨折而缺西南。有“靴踢长安”之谓,表明其横扫三秦,攻克长安的雄心。
另一个传说的版本:相传韩信讨伐齐国到此,指挥部队与敌军交战。在混乱中,韩信的一只战靴丢落马下,被敌军抢去,高挑竹竿之上,百般羞辱韩信。韩信为雪丢靴之辱,下令仿靴筑城,形如磬折而缺其西南。最后,韩信依托城池,消灭了敌军。因为城池紧靠两条黄河故道,南面萧米河,北面的覆釜河。汉初建城时,城处大河之阳,人们据此称作信阳城了。
信阳古城被归为无棣旧八大景观之一,称之为“汉垒盘旋”。历代文人贤达有诗词吟咏:“层垒有堪国土颓,空留断戍阅年华;干戈此日销沈久,桃李春风尽是花。”(作者,李异,清朝人士)
关于信阳古城的始建年代,据现存的部分城墙考证,其筑造方法是采用“板筑法”。“现在,从残存的城墙两侧,仍能清晰地看到一排排直径0.15米左右的柱洞(绳索)遗迹以及层层板筑形成的层厚0.2米左右的夯土层。这种筑造工艺,最早出现于龙山文化时期,流行于战国时期。从残存的城墙夯土层观察,其间所包含的遗物,陶器残片均为早于西汉初年之前的典型器物残片”。
另外,古城遗址曾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青铜剑和齐国“齐法化”刀币。信阳古城,城郭俱全,面积达200万平方米。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地方城邑中,是规模较大的,也足以证明其在当时军事战略和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西汉时的县邑更没有必要建如此规模的坚固城池。信阳古城东南周边,还发现了不少战国时期的具有齐文化特征的古遗址。在今阳信西北村战国墓中,清理发掘出了高规格的随葬物品;在今沾化西堼遗址出土了一件战国青铜戈等等。春秋战国信阳古城处于齐国的前沿阵地,汉初置阳信县后,成为县治,也由屯兵备防的军事用途,扩展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才有了古城内大量丰富的西汉文化遗物。
早在1987年原滨州市文物普查组就对此进行了全面考察,从城体格局、构筑方法、城土中夹沙陶片等方面进行测定,该城筑于战国后期至西汉初期。与《信城蠡测》一文记述的“据熟知无棣掌故的耆老宿儒说,城的内匝9里,外围12里”,及《黄河三角洲古文化遗存研究》一书记载的“东西长约1500米,南北约为1400米,总面积约有200万平方米”相符。信阳古城历经千年风雨侵蚀,依旧巍峨屹立,直至抗日战争时期,还庇护周围村庄的百姓。虽遭战火破坏,整个城墙解放初期还很完整,高一般在10米以上,底部宽大约15米。惟有南城墙和北城墙西段最高大雄伟,高约15米,底宽在25米以上。
1992年山东省人民政府、无棣县人民政府在其侧,镌文刻石“信阳古城遗址”立碑以昭后人。
新闻推荐
老人腰不好、睡不好挺受罪,儿女们看在眼里疼在心给爸妈送温暖试试这热敷盐
本报泰安12月11日讯(记者王雅春)天气越来越冷,许多有腰酸背疼、关节疼等病症的老人,又到一年中比较难熬的时候。齐鲁晚报泰安融媒自推出滨州无棣的热敷盐以来,广受中老年人的喜爱,如果家中有...
无棣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无棣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