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舞动碧海蓝天 ——— 走进滨州(下篇)

日照日报 2011-03-23 19:33 大字

本报记者 陈为平 王美莹 靳凤清

从“海上滨州”到“北带开发”,到“北海经济开发区”成立,滨州市由“背靠大海”搞建设,转身“面向大海”要效益。

3月8日,采访组一行来到滨州市蓝色经济“一核、两翼、多节点”总体布局的核心区——北海经济开发区,这个挂牌成立仅十一个月的省级经济开发区,东至沾化县的滨海乡,西至无棣县的马山子镇,北有180多公里的海岸线,在这片15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处涌动着沿海大开发的热潮。

一条凸现“蓝色经济”的发展路径:生态高效立北海

从北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第二会议室的西窗远眺,塔吊林立,机声轰鸣,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正在如火如荼地加紧建设。北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冯国明说,这里仅仅是规划建设中50平方公里的北海新区临港产业起步区。该区规划以黄河古道为界,西侧为行政生活区,与马山子驻地相连。东侧为特色产业区,主要布局物流产业、能源产业、装备制造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轻纺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七大产业。

冯国明介绍,北海经济开发区瞄准蓝色经济集聚区的发展定位,确定了“一港、一城、一带、十区”的整体空间布局,“一港”,即以滨州港为龙头,充分发挥港口作用,发展海洋运输业和仓储业;“一城”,即生态城,在北部沿海布局,作为行政、文化、生活服务区,重点发展房地产、商贸、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现代服务业;“一带”,即沿海生态防护林带;“十区”,即贝壳堤生态湿地保护区、鲁北循环经济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现代畜牧业示范区、临港产业园区、临港物流区、浅海滩涂开发和健康养殖区、现代渔港经济区、休闲观光旅游区、新能源科技研发示范区十大专业园区。

如今,在滨州市“科学规划、分步实施,项目带动、多元开发,块状隆起、集约发展”这“二十四字方针”的推动下,北海经济开发区防潮堤、滨州港11公里引堤等工程雏形已现。一个“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国家级高效生态经济区”美好蓝图,正一步步走出图纸,变成现实。

在北海经济开发区规划图中,可以看到在北部沿海地带伸出一只有力的“手臂”,直探大海,这就是正在建设中的滨州港引堤。(下转A3版) 

新闻推荐

因病因灾致贫政府基金救助

本报滨州讯 无棣县在滨州市率先设立了“特困家庭救助基金”,据了解,该基金救助为各类保险、救助政策之上的“再救助”。 该基金主要适用于无棣县常住居民家庭,因大病、天灾、事故等原因致使家庭...

无棣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无棣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