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曾经繁华一时的永利盐场

鲁北晚报 2010-09-17 20:10 大字

▲昔日的东园子已变成庄稼地,外围是“回”字形水库

□门红泉(无棣)   

永利盐场位于无棣东北部,坐落于秦口河两岸,永利盐场的始建年代较早,北宋时业已设场。《元史》卷九四《食货志二》记载山东盐司“所隶之场,凡一十有九”,有信阳、利国、丰民、富国、永利等十九场。元朝时永利场设在棣州无棣县的钟镇里(1945年10月调入沾化县,今冯家镇南集村)。据清代古籍记载:1724年(雍正二年),将武定府守备移驻海丰县(今无棣县)佘家港,并拔马兵20名,步兵60名,专管巡缉,人多时达169人,设守备一员(正五品),把总一员,驻佘家港,专司巡缉,并添置有缉私船只,负责缉查大沽河、秦口河海域的私盐。1728年永利场设立官盐坨,将灶户所产之盐全部运于坨内,派兵看守。至清末,有盐丁2211名,连其家属近万人。1912年由于黄河泛滥,永利场公署由新集迁驻石家庙村。据村中老人讲,公署大门朝南,宽6米以上,门前两侧置石狮,门上终年红灯高挂,甚为壮观。

承担产盐徭役的人户,五代以后,称为“灶户”、“锅户”、“井户”、“盐户”等,而以“灶户”为其通称,至今,附近仍有保留着“灶户张”、“灶户信”等村名。户籍一经确定,是不能随意改变的。灶籍的人就得世世代代为朝廷从事煮盐的徭役,军籍的人就得世世代代为朝廷当兵打仗。

永利盐场的盐坨,成份大多是井盐,因渤海湾沿海地区长期海水倒灌,地下多低浓度卤水,掘沟建滩晒制而成。盐坨位于现在的佘家巷乡石家庙村附近的位置,遗址依稀可辨。当地人习惯称谓盐园子,分为东西两处,面积共有60000余平方米。东园子位于村东部,有80余亩,呈长方形,四面深沟环绕,挖沟取土抬高了中间的地面,以前是为了盐坨防潮和防盗,现已成为村里的一级耕地。北石村党支部在清朝老沟形的基础上,经数次清挖,建成了东西750米、南北220米、水面平均宽30米、库容30万方的“回”字形水库,发挥了储水和排灌的作用。西园子遗址位于石庙村村落西南,已改建为民房,村民建房夯实地基灰土时,仍时有大型盐块挖出。当时四通八达的运盐之道尚存,有10余米宽,能想象出昔日八方通衢、车来舟往的繁华景象。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驻扎在石家庙永利场的场务人员相继南逃。永利场由当地民团管理,民团抽调富户子弟组成,有自己的武装,相当于现在的民兵组织,团长是张虎店村的罗宝严。因政府失管,经常遭到群众哄抢,或低价购置后到周边销售,每天车拉人扛,人山人海。因盐坨管理人员不劳而获、日进斗金,曾数次更迭。后又有秦口河河东、沾化县的“土匪”吴德胜占领了盐园子,控制了市场和价格,仍低价销售,很多人发了国难财。到1938年上半年,堆积了数百年、象山一样的盐坨就消失殆尽,这就是有名的乱盐园子事件。

日本人占据永利盐场的邻村——牛王庄后,在那里设有堡垒,现在还存在遗址。当时,日本人经常派人去盐园子派发各种徭役。后来乡亲们受不了这种压榨大多闯关东去了,盐园子的当家人李明三为了保住祖宗留下的基业就没有走,继续经营。再后来日本人的一个军官抓走了李明山的女儿,事情没过多久,在村外不远的地方发现了她的尸体。李明三召集一伙人偷偷的将日本军官杀后,远走他乡。现在东张村里还有日本军官墓碑底座,碑文有200余字,介绍了该军官的姓名、籍贯、职务、死因等情况。解放后墓碑垫了下水道,坟墓掘开后尸体被挫骨扬灰了。

新闻推荐

碣石山黑牛包揽了渤海黑牛全部奖项

14时30许,赛牛会现场,人声鼎沸,牛吼如雷,赛牛会热热闹闹地开始了。“有请8号选手闪亮登场。”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会长许尚忠的主持词引得大伙一片笑声。这赛牛会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专家...

无棣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无棣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