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公园之城:抬头见绿 处处见园 城在园中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任斐通讯员司光昌刘涛
建设公园之城……新建续建城市公园、口袋公园40处,新增绿地65万平方米,建成各类绿道34.3公里,让我们的城市抬头见绿、处处见园、城在园中。——摘自市政府工作报告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从市民的需要出发,不断强化自身公共服务职能,留足市主城区的城市空间为市民建设公园,将河流、湖泊有机融入城市公园建设中形成城市特色,逐渐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公园体系。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公园之城,让我们的城市抬头见绿、处处见园、城在园中,进一步明确了在公园化的生态基底中营造城市空间的城市发展方向。
“公园之城的概念,并不是简单的‘公园+城市’,而是将公园形态和城市空间有机融合。”市城管局局长铁金福向记者介绍,今年市主城区将新建续建城市公园和口袋公园40处、新增绿地65万平方米、建成各类绿道34.3公里,由“城市中建公园”转变为“公园中建城市”,全力建设公园之城。
滨州市主城区已经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公园体系,建设公园之城将把公园形态和城市空间有机融合
城市公园是建设在城市之中,供市民或其他之用的公共用地,也是城市生活中最普遍的公共空间之一。“以‘四环五海’为骨架,滨州市主城区已经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公园体系。”铁金福介绍,目前滨州市主城区已经已有蒲园、中海公园、新滨公园等综合性公园6处,滨州植物园等专类园1处,以及双拥广场、齐鲁绿地、五岳广场等广场、口袋公园近百处。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公园之城,这是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铁金福说,建设公园之城,并不是像有些人理解的多建设几个公园这么简单,而是集公共、生态、生产、生活于一体,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公园形态和城市空间有机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宜、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相融,进一步增强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新建续建城市公园、口袋公园40处,从“城市中建公园”转变为“公园中建城市”
“今年市主城区将新建续建城市公园、口袋公园40处,我们不是在城市中呈‘点’状建设一个个没有关联的公园,而是在建设公园之城的顶层设计引领下,从整体上优化布局,从‘城市中建公园’转变为‘公园中建城市’。”市城管局副局长郭庆收说。
今年实施的40处城市公园、口袋公园建设从整体上统筹考虑、优化布局,其中新建续建城市公园包括黄河八路以北的北新开河城市湿地公园、黄河十六-1路附近的中医药公园、新立河西路(黄河二路至长江三路段)提升改造及滨州植物园三期;36处口袋公园主要分布在黄河二路、黄河五路、黄河八路、黄河十二路、渤海五路、渤海十八路等沿线。各个公园不再是一个个单独的个体,具备单一的功能,而是以满足市民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在公园化的生态基底中营造城市空间,融入自然、生态、人文等多种因素,在增添城市景观的同时,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类型人群的多样化使用需求。
以北新开河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为例,该处公园的建设不仅将一片腾空的旧村盘变为市民的公共活动空间,满足市民休闲、游玩的需求,还对水系进行提升改造,“缝合”城市生态廊道;新建双车道城市支路及沿河绿道,梳理完善交通系统。通过北新开河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将优化提升该区域整体城市空间,取得生态、经济、文化等多重效益。
截至5月底已完成新建续建城市公园、口袋公园38处,完成新增改造绿地约61万平方米,建成各类绿道31.5公里
在新建续建城市公园、口袋公园的同时,今年市主城区还实施了渤海十一路、黄河二路、黄河十二路、黄河大道等4项道路绿化提升改造工程,以及长江五路、黄河十六-1路、黄河十四路、渤海十四路、渤海十七路等5项新建道路配套绿化工程,进一步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升城市绿化的园艺性。
郭庆收介绍,在黄河大道、长江五路、渤海十八路等道路绿化中广泛应用了乔木树阵、园艺树阵、色彩树阵等树阵栽植形式,使全线道路既有色彩树,又有造型树及常绿树,营造色彩丰富、步移景异的园林绿化效果。
同时,市主城区绿道系统建设进一步推进,今年实施新立河沿线绿道、北外环绿道、黄河二路绿道、黄河十二路绿道、渤海十一路绿道、北新开河城市湿地公园绿道等9项绿道建设工程,新增绿道长度34.3公里。以上绿道建成后,将与已建成的秦皇河公园绿道、中海公园绿道等衔接并逐步形成闭环出行空间,串联秦皇河公园、新立河公园、中海公园等公园景区,形成更加成熟的城市绿道网络。
截至5月底,市城管局已完成新建续建城市公园、口袋公园38处,完成新增改造绿地约61万平方米,建成各类绿道31.5公里,公园之城建设步伐扎实推进,助推城市品质再提升。
新闻推荐
滨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已决定本企业进入解散清算程序。请本企业的债权人自本公告首次刊载之日起45日内,向本企业清算组申报...
滨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滨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