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化借力借脑拓展“双招双引”朋友圈

滨州日报 2019-07-11 16:39 大字

滨州日报/滨州网通讯员贾海宁王建彬

日前,总投资10亿元的沾化国昌怡心园医养健康项目正在大高镇月亮湖畔如火如荼建设,计划用三年时间建成山东省规模最大、近郊养老、医养结合、和谐宜居的园林式疗养基地。从2月中旬成立专班沟通对接,到3月中旬签约落户,再到6月中旬开工建设,“双招双引”战场上,“沾化速度”不断被刷新。

今年以来,沾化区紧紧围绕“双招双引”这个“一号工程”出实招、下真功,坚定不移抓招商上项目,千方百计强服务优环境,全区上下尽锐出战、务求实效,不断掀起“双招双引”新高潮。今年1—6月份,沾化区续建项目26个、总投资66.55亿元,新开工项目21个、总投资39.98亿元,签约项目29个、总投资164.5亿元,在谈项目83个、总投资531.7亿元,实际到位市外资金22.9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65.4%。

招什么?十大招商专班“靶向招商”

固定资产投资10.5亿元,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年上交税金2.5亿元,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将达到50%……近日,山东日科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20万吨ACM及20万吨胶片项目正式签约落户沾化经济开发区。“经过多方考察,沾化为我们量身规划的集热电、氯碱、橡胶、阻燃保温泡沫、新材料客户体验中心于一体的橡塑制品客户体验交付生态链,是最适合项目发展的。”山东日科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赵东日如是说。

而对于沾化经济开发区,该项目落户可以有效整合园区30万吨氯碱产能,形成化工产业链条密闭运行,一举盘活上游热电、氯碱有关企业,放大“双赢”效果。“摒弃‘剜到篮子里就是菜’的想法,吃透园区现有产业基础、比较优势,沿着产业链条有针对性地招商,加强产业纵向延伸和横向配套,构建产业链协同发展。”沾化区副区长、绿色化工产业招商专班牵头领导许杰说。

沾化区建立各级党委抓“双招双引”工作的领导体制,一把手上阵,亲自抓、带头干,主动对接项目、了解需求,成立了通用航空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医养健康产业、食品产业、现代海洋产业、绿色化工产业、皮革产业、金属材料产业、纺织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10个招商工作专班,由区级领导牵头,按照国际国内产业链条延伸图、高附加值产品图、生产研发企业分布图,制订详细实施方案,开展定向招引、精准招引。截至目前,先后赴广东、江苏等发达地区开展招商推介活动56次。

怎么招?借力借脑拓展“双招双引”朋友圈

前不久,位于沾化区滨海镇的渤海水产(滨州)有限公司签约了一笔“大单”——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包振民及其团队合作建立院士工作站,这也是沾化区首家院士工作站。“包振民院士是海洋贝类养殖专业的专家,他的技术对渤海水产海洋牧场项目至关重要,对做大我镇现代渔业产业更是举足轻重。”沾化区滨海镇党委书记潘青军高兴地说,能够如愿与包振民院士“联姻”,多亏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的孔杰这个大“媒人”。孔杰长期与渤海水产合作,正是在孔杰的牵线搭桥下,包振民院士最终被沾化的热情和服务打动。

渤海水产院士工作站的建立是沾化区委托代理抓招引的缩影。在“双招双引”工作中,沾化区加强与沾化籍、滨州籍老乡及各协会、商会的联系,不限领域、不限地域、不限专业、不限年龄,全面征集滨州籍、沾化籍在外高端人才信息625条,建立招商人才信息库,“借力”、“借脑”,以企招企、以才引才,实现“双招双引”同频共振、提质增效。

6月初,沾化区成功举办全国省级山东商会来沾考察活动;年底前完成上海、青岛沾化商会组建工作;聘请汇宏新材料、滨化海源等重点企业负责人担任招商顾问,完善招商顾问库;与上海东方龙商务公司合作,采用购买服务方式委托招商,提高项目招引的专业性和成功率。

沾化借力借脑“借”出了成效,在沾化老乡“牵线搭桥”下,中国500强企业红星美凯龙家居生活广场投资20亿元的红星美凯龙商业综合体项目成功落户沾化;在沾化籍在京博士张香玲联系下,成功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高中合作办学,沾化区实验高中揭牌成立。

如何落?三大工程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要当好企业发展的‘参谋员’、政府政策的‘宣传员’、审批事项的‘代办员’,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全力为项目建设、企业发展提供最优质、最高效、最贴心服务。”在近日举行的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沾化区委书记臧伟的一席话让刚刚落户沾化的项目负责人吃了定心丸。

着眼打造全省最优营商环境,今年2月份,沾化区在全市率先出台《双招双引实施意见》《招商引资激励政策》《高科技孵化产业园优惠政策》,设立招商基金1000万元,拿出“真金白银”重奖有功团队和人员,调动全区上下招商积极性。打造“政策洼地+服务高地”,实施“审批效能提升工程”,推行“一窗受理、容缺受理、并联审批、拿地即开工”模式,突出“流程再造”“容缺标准”“全程代办”等关键点,减少办事环节,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2天。实施“标准厂房建设提升工程”,利用园区闲置土地和房产建设标准厂房,现已完成选址,取得8类40套标准厂房设计方案图,确保年内建设不少于1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实施“标准地改革提升工程”,印发《标准地实施细则和监管办法》《标准地出让工作方案》,将三个工业园区作为标准地出让区,推动改革步伐蹄疾步稳。

为推动营商环境落实见成效,沾化区专门成立安商协调暨营商环境监督领导小组,三名区级领导挂帅三个小组,全区297名科级干部“一对一”帮包292家重点企业,全程服务、解困助力。开展“三亮”政务公开活动,明晰路径、压实责任、评价成效,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一方面围绕市场‘最痛之点、最盼之处’狠抓安商营商环境建设,下大气力及时解决一批企业发展共性问题,全力降低创业和发展成本。另一方面加强督查结果运用,坚决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逐级严肃追究问责。就一个目的,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沾化区委副书记、区长刘长海说。

新闻推荐

■创城红黑榜·《小区内的僵尸车,该“挪挪窝”了》后续报道 居民小区里的“僵尸车”该由谁来管 市区诸多居民小区内存在“僵尸车”,但由于没有法律依据,多个部门和物业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葛肇敏康曌在市区的部分住宅小区里,很多居民都见过这样的“僵尸车”:破破烂烂,年久失修,轮胎干瘪,没有车...

滨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滨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