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小法庭﹄奏响司法为民﹃大乐章﹄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理想和目标,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司法机关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要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必须把司法为民的宗旨落到实处。近年来,滨州的小营法庭始终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主题,积极探索新的便民服务方式,深化为民司法具体措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平均审限50天,最快结案3小时
上午十点钟,小营法庭立案大厅里,贾凯华法官正在给一位当事人立案。经了解,当事人驾驶一辆长城牌小轿车,在过路口时被一辆横向驶来的别克汽车撞坏左后门,对方全责,保险公司定损 2.2 万元。由于对方委托保险公司代理人全权负责,下午两点贾凯华法官对当事人和保险公司法务进行调解,双方对定损的数额没有争议,一小时后调解工作完成,保险公司法务答应7个工作日内将 2.2万元保险金直接打入当事人账户。
“原本以为进法院就是来打官司的,没想到不用上法庭就把我的问题解决了,还能这么快拿到钱,几百元的诉讼费我承担也无所谓了!”当事人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从立案到结案除去午休一共用了3 小时,这就是小营法庭的工作效率。对于保险公司已定损的交通事故案件,小营法庭法官们采用诉前化解民商事纠纷,把大量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在诉讼之前,减轻当事人的诉讼负担;实行案件繁简分流,依法依规适用简易程序,减轻群众的诉累。
“这样虽然增加了我们的工作量,却节省了当事人的开支,并且避免舟车劳顿,我们要做的就是将群众的件件麻烦事留给自己,让群众省心。”贾凯华说。自2015 年推行庭前会议以来,在调撤案件中,除因申请司法鉴定的案件,其中 70% 以上实现了从立案到结案在50 天以内,大大缩短了结案周期,充分发挥了庭前会议在构建交通事故案件速裁机制中的作用,有力提升了案件的审理质效。
用和谐理念指导办案,案件调撤率达74.67%
日常生活中“ 纠纷” 总是难以避免,有的人在发生纠纷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 —我要打官司!打官司是为了维护合法利益,但维护利益也是有成本支出的,需要支出金钱、时间和精力,有时要告的人是自己的亲戚、朋友或者邻居,就算赢了官司也会输了感情。所以说民事审判是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人民群众的利益,另一头连着发展稳定大局,丝毫马虎不得。小营法庭的法官们深深懂得这一点,因此,全庭干警认真学习,结合案件的审理特点,理论联系实践,率先在全院探索实施了庭前调解工作。对事实清楚、案情简单、双方争议不大的案件,通过召开庭前会议,摆事实、讲法理,促使当事人以调解或撤诉方式结案,使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该庭调撤率高达74.67% 。在现实调解工作中,法官们不断提升调解水平。不仅在业务知识水平和职业能力上下功夫,还注重提高倾听能力、交流能力等技巧,在对案情及当事人的了解上,因案而异,因人而宜,使当事人感受心灵上的沟通,情与法的紧密相融,切实做到“化干戈为玉帛”。
创新工作理念,适用电子送达
文书送达是开启诉讼程序的“水龙头”,既是法院与当事人之间沟通信息的桥梁,又是连接不同诉讼程序的纽带,是审判工作至关重要的环节。目前,当事人提供地址不详、一方下落不明,逃避送达,拒收法律文书、外出务工人员无固定地址和联系方式,受送达人家属和基层组织不配合等现象经常出现。为了提高审执效率,缩短办案周期,小营法庭积极探索互联网等电子技术与审判工作相结合的新型审判工作机制。自今年5月1日起,对于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凡涉及到被告住所地在滨州的 11 家保险公司,小营法庭都会与保险公司协商,并以平安保险公司作试点将受理案件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应诉通知书、开庭传票、诉状副本、证据材料复印件等诉讼文书传到指定的电子邮箱并有专人接收,在节约诉讼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法院的审判效率。
电子送达方式与传统送达方式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电子邮件一经发送成功,诉讼文书即视为送达,产生法律效力。电子邮件到达邮箱时间即为送达时间,系统将会自动生成送达回证返回案件管理系统。高新华庭长说:“电子送达是小营法庭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司法便民、利民的具体措施,也是大数据时代加强诉讼服务的积极探索。下一步,我们还将尝试网上立案、网上查询、网上阅卷、法官在线审查,视频接访等多项服务措施,全面推进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努力满足群众司法需求。”孟婷
新闻推荐
本报月日讯(通讯员房晓辉记者张爽)月日,滨州市规划局组织召开了滨州市规划局大数据平台系统(滨州数字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专家评审会。来自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武汉大学、省住建厅等地的5位省内外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