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高新区 在贫困群众家门口建“扶贫车间”
□通讯员 初宝瑞 张新民
10月下旬的一天,吃过早饭,滨州高新区青田街道办事处小付家村的张桂莲步行到村里的“扶贫车间”,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今年52岁的张桂莲患有严重的关节炎,老伴儿股骨头坏死,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老两口生活难以为继,是村里的“扶贫车间”帮他们找到了工作,增加了收入。“在家门口打工,既不耽误照顾老伴儿,每月还能挣两千多块钱。”说起现在的工作,张桂莲非常满意。
在小付家村“第一书记”王伟的指引下,笔者在该村的“扶贫车间”看到,偌大的厂房内,一排排缝纫机井然排列着,发出“哒哒哒哒哒”的声音,村里的农家妇女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这得感谢政府的扶贫政策,让俺足不出村就实现了就业”同样身为贫困人口的张玉芝一边修剪着布匹一边跟笔者说到。
据该“扶贫车间”负责人付金江介绍,小付家村“扶贫车间”投资60万元创建,占地3.2亩,厂房建筑面积820平方米,是当地纺织企业愉悦家纺有限公司的外放加工点之一,现有包括贫困群众在内的加工工人27人。“扶贫车间”主要从事来料加工,同时对有缝纫技术腿脚不便的贫困家庭人员进行送技术、送货上门,定期回收产品,积极帮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与此同时,在市定贫困村的小营街道办事处王祥村,笔者见到滨州龙腾服饰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扶贫车间”主体内外装修已完成,目前正在进行妇女培训。据该村“第一书记”钱晖介绍,该车间占地1亩,建筑面积120平方米,可解决本村及周围20余名贫困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今年以来,为切实解决贫困户就业难、村集体增收难问题,滨州高新区重点打造了“企业+加工点”模式,依托区内企业在本地农村设立“扶贫车间”,通过“把车间建在村里,把岗位送到农村”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依靠产业将扶贫工作与企业发展有机结合,帮助当地贫困人口实现家门口就业。
据滨州高新区扶贫办主任刘志刚介绍,为帮助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参建“扶贫车间”的企业在分配订单时,采取了优先派单给有贫困人口的供应商,并且在相关政策上给予优惠,安置贫困人口越多,供应商享受的合作空间越广阔,享受的优惠条件越丰厚。目前,滨州高新区建成“扶贫车间”已达40余个,可带动农村就业人口1000余人,其中贫困人口就达300余人。
为鼓励企业参与***工作的积极性,近日,滨州高新区依托相关政策制定了《关于开展“企业扶贫行动”的实施意见》,对在贫困村建设“扶贫车间”的企业,在符合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有关规定的前提下,通过新增指标或存量挖潜,可享受到不少于10亩的建设用地指标。同时,对吸纳农村贫困人口就业30人以上或带动农村贫困户10户以上的各类经营主体,对于吸纳贫困人口、残疾人就业的企业,在用地保障、财税政策、银行贷款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把‘扶贫车间\’建在贫困群众家门口,对贫困户来说,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和脱贫增收;对企业来说,破解了招工难;对村里来说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减少了社会矛盾。真可谓是三方共赢。”滨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福友感慨地说。
新闻推荐
买彩票是个人爱好,可获双色球第2016102期二等奖的幸运中得者,滨州的彩友张先生(化名),不仅自己是一名忠实的彩票爱好者,在他的带动下,全家人都成了福彩的忠实粉丝,一家人坚持买彩票有五年的时间。他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