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已组建92个中小学教育集团 覆盖学校476所,覆盖率近97%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刘清春通讯员舒文超报道)近日,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截至2020年9月,在全市491所中小学中,已组建教育集团92个,覆盖学校476所,覆盖率近97%。滨州市现有幼儿园938所,集团化办园275所,覆盖率近30%。
据悉,实施集团化办学,是滨州市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促进薄弱学校改造,提高中小学校办学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充分挖掘优质学校办学潜力,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教育水平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破解“上好学难”、“择校热”等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的重要手段。
2017年5月,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实施集团化办学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全市中小学集团化办学改革正式启动。随即,各县(市、区)明确目标任务、强化工作措施、制定实施方案,组建教育集团。
2017年底,全市10个县(市、区)先后制定印发了《推进集团化办学工作实施方案》,共组建中小学教育集团35个,涉及学校112所,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到23.3%。2018年,为推广总结集团化办学工作经验,推动工作深入开展,召开全市集团化办学工作现场推进会议,当年全市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到70%以上。今年,该工作又进一步提升,如中小学教育集团已达92个。
今春战疫中,171节小学精品课例,59节初中精品课例出炉——这组数字不仅仅是滨州实验教育集团优质课评选的成果,更记录了300多位教师,30多个教研组,三个月来线上教学与集体教研的成果。
三年来,从全市来看,集团化办学成效显著。建立集团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集团内联席会议,共同制定集团工作计划,协商集团教科研活动安排,总结集团工作经验。这一制度推动学校共同体在战略规划、日常管理、课程建设、教师发展与设施使用等方面实现共享、互通、合作、共生,形成集团化办学的新机制。
同时,集团人员交流轮岗成常态。优质教师资源去薄弱学校支教,薄弱学校教师到优质学校挂职,时间不少于1年。促进城区教育向农村辐射,优质学校带动薄弱学校,实现区域内教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目前,教科研活动成为集团办学的主旋律。各集团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同课异构、教学研讨、班主任工作交流等活动。联盟内大教研组不断观课、议课、晒课,按照“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题、定形式、定人员”的原则,定期开展教研活动。通过集团内名师指导、骨干教师引领课、教研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方式,为教师成长搭建了平台,更新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了教育质量,努力打造教育共同体。
集团化办学,激发了教育新活力。通过“名校+新校”、“名校+弱校”、“名校+乡村校”、“名校+民校”等多种办学合作模式,打破了原有的“四平八稳”办学框架,注入了新机制新体制新变化,激发了办学活力,调动了教与学的积极性,办学质量和整体效益明显提升。
目前,惠民县93所中小学共成立23个教育集团,集团化办学100%覆盖。在该县,编办、教体部门理顺集团内教师编制管理,实现了3处学校管理体制、办学理念、师资调配、财务管理、教学教研、绩效考核等一体化办学改革试点。集团内部打破壁垒,优势资源最大化利用,集中内部名师研发教学资源,带动全县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惠民县第一实验学校分别向皂户李中学、何坊中学两处农村学校派驻2名执行校长,将两处农村学校纳入统一教学管理。
今年8月份,滨城区首批8个紧密合作型教育集团揭牌成立,它们是按照“理念同根、资源相融、优势互补、品牌共享”思路组建的教育集团,其典型特征是实施目标愿景一体化、文化建设一体化、管理机制一体化、师资调配一体化、教师研训一体化、学生培养一体化等“十个一体化”策略,建设一体共赢的合作发展机制。借此,滨城区将创新实施集团化办学质量专项评估,以构建富有区域特色的集团化办学“2515”式评价体系为抓手,打通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壁垒,加速师资流动和专业成长,放大优质资源集群效应,赋能区域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和扩优提质,全力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
新闻推荐
滨州日报/滨州网惠民讯(通讯员刘霄李淇李国兴刘志强报道)“双十一”前夕,惠民县李庄镇电商界开始了紧张的筹备工作,为即将到...
惠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惠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