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热心市民打来电话称发现流浪人员 市救助管理站妥善安置“二次救助”流浪女

滨州日报 2016-10-11 00:00 大字

工作人员与流浪女子交流本报记者 张猛猛 实习生 孙悦宸 本报通讯员 刘飞鹏

随着深秋将至,气温日益变凉,在外流浪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全社会的关注。10月8日中午时分,有热心市民打来热线电话称,在滨城区滨北街道张集村附近发现一名流浪人员,“在此已经好几天了”。获知消息后,市救助管理站联合市电视台、滨州日报记者共同前往目的地开展寻人、救助工作。

热心群众纷纷为救助人员提供信息,在街头角落发现流浪女子

10月8日是滨州降温幅度特别明显的一天,当天最低气温只有6度,并且伴有冷风。下午15时,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来到滨北街道张集村。只见该村十字路口有两位保洁员和两个水果摊位,行人并不是很多。

仔细看看周边,救助站工作人员并没有发现热线电话里提到的流浪女子,于是便向旁边的保洁员和摊主询问。“对,看到过,看到过,刚才还在这儿呢!”两位摊主非常热心,说这名女子不是本地人,在这里已经很多天了。确认信息后,工作人员继续向附近寻找,并给摊主留下联系方式,以备发现该名流浪女子时,摊主能及时通知。

沿街向南前行,工作人员仔细寻找,沿途又问了几位居民,慢慢就来到张集村和张木匠村的交界处。“在那儿呢!”突然,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刘瑛指着一个角落说。顺着刘瑛的手指望去,只见在街口南墙的背风向阳处,一名女性流浪者正窝在那里,倚靠着一堆玉米瓤,年龄看上去大约30来岁。工作人员赶紧上前询问,和她进行交谈,但该流浪女子只是低头不语。

得知是市救助站前来救助后,周围的村民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说着流浪人员的情况:她在这里已经八九天了,来的时候光着脚,身上破衣烂衫,周围村民看她可怜,给她一些衣服和鞋子,平时她就在街上转悠,晚上找个角落睡下。

“脑子可能有问题,正常人哪有当街大小便的。”村民赵新说。说话间,拨打热线的村民张希林也来到了现场,他说之前天气暖和也就没管,现在眼看天冷了,担心到了晚上流浪女子冻出意外,而他之前看过“社会暖灯”栏目,于是就拨打了热线电话。

流浪女子曾接受过救助,目前家人将其安置在医院进行治疗

考虑到之后需要为该名流浪人员进行指纹录入和DNA检测比对,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联系了110民警。很快,滨北派出所民警就赶到了现场。了解情况后,大家共同将这名流浪女子送至市救助管理站。此时,时间已经过去了2个多小时。

在救助大厅,工作人员经过查询,发现该名流浪人员曾接受过救助。档案显示,该名流浪女子名叫李丽丽,今年32岁,是惠民县桑落墅镇邓家村人。李丽丽于今年8月8日晚上20时左右曾接受救助,市救助站将她的信息发到“头条寻亲”上,家人看到后前来相认,并于8月12日离站。有了明确的信息,工作人员也就轻松了很多,他们随即联系了当地民政所,很快联系上了李丽丽的家人。

10月8日晚18时,市救助管理站将李丽丽送到安泰医院进行治疗,并联系她的家人。10月10日,市救助管理站传来信息,李丽丽的家人赶到了滨州,并表示希望将李丽丽安置在医院进行治疗,所在乡镇也正在帮她办理低保和精神残疾补助手续。

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表示,通过“秋日救助流浪者”的事例,可以看到不同救助主体的努力,其中有救助站,还有民警、热心市民和媒体。作为民生保障工作的重要职能部门,市民政局主动作为,建立健全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形成民政牵头,公安查找,城管、环保发现、卫生救治、热心市民主动参与的“五位一体”救助管理服务网络,实现全方位救助。

同时也能明显看出,“社会暖灯”栏目正在发挥它广泛的影响力,广泛宣传救助法规政策、救助途径渠道和程序规范,积极宣传救助管理工作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全方位、多视角展示救助理念、感人事迹,传递救助管理工作正能量,提高了社会大众对救助管理工作的知晓度、参与度。

新闻推荐

清河镇种粮大户喜领20万元种粮补贴

本报惠民讯(通讯员盖伟超樊新夏会娣报道)“今年我种了194亩粮食,第一次小麦补贴领到了24265元,二次粮食补贴领到了11647元,光国家给的种粮补贴就有3.6万元。”近日,惠民县清河镇古城马村种粮大户马登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