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万元罚单缘何挡不住“黑校车”?

大众日报 2015-10-11 22:27 大字

今年,惠民县有关部门接连查处三起“黑校车”非法营运案件,对3辆“黑校车”分别开出万元罚单,这无疑是对“黑校车”地下运营的重重一击。但是,面对“黑校车”的泛滥,公路运管部门和交警明显感觉“力不从心”。

由于中小学生、幼儿园上下学几乎都是同一时间,有关监管部门人手严重不足,导致无法全部兼顾。尤其是有些司机采取“鼠猫游戏”,在离学校较远处将学生放下,然后逃之夭夭。有的违法车辆一发现有运管执法巡查的车,不管车上是否有学生掉头就跑。执法人员出于安全考虑,不能追赶,这更助长了某些心存侥幸司机的违规行为。

笔者认为,整治校车既要“治标”也要“治本”。“治本”要从“根”上着手,也就是说,整治“黑校车”不只是交警的事儿,全社会都要参与,包括家庭、学校甚至学生(幼儿)自身,形成合力,找准“病因”,对症下药。

首先,政府部门需要积极作为,统筹部署,给予财力支持,让中小学生、幼儿上下学有校车可坐,以保持校车的“公益属性”。其次,还应该借鉴许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如美国在法律方面对校车给予了硬性规定,校车必须由专业厂商制造,校车司机必须由专业司机担任,校车停在路边上下乘客,其周围车道上的车辆一定要停驶等。再次,由于农村道路快速发展,村村(行政村)通公交车也正在逐步实现,解决农村一贯制学校(中心小学+初级中学)寄宿学生一个星期往返两次的交通问题,可以“打打公交车的主意”,将发展校车纳入公共交通规划,解决校车超员难题。

“黑校车”为什么会屡禁不止?究其原因是有利可图。在政府作主导的同时,应思考运作市场化的校车服务。地方政府应对校车服务市场进行调研,对于需要校车服务而地方政府一时又无法解决的,由个体运输户购买专用校车,政府给予政策性补贴,鼓励并支持社会资金投入校车服务,这既缓和了供需矛盾,又为地方政府校车服务排忧解难,何乐而不为呢?

□惠民县读者刘燕

新闻推荐

高科技生物酶行销全球

□记者卢鹏通讯员王军报道12月10日,惠民县蔚蓝生物公司的技术研发实验室里,工作人员正在查看新型功能性乳酸菌菌种的培养情况。乳酸菌发酵饲料能满足人们对无公害...

惠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惠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