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清明忆故人 一个儿子对父母的深深眷恋

鲁北晚报 2015-04-03 17:36 大字

>>>母亲 是他永远的遗憾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张玉坤说,母亲是他永远的遗憾,因为,母亲去世时,身在外地的他即使一路乘飞机狂奔而回,都未能见到老人最后一面。“1999年小年,我出发去湖南,走的时候,老人送出我很远来,我当时说‘娘,你出来这么远干啥,还有几天就过年了,我就回来了……\’但她就是送我,我当时就觉得有些不对劲儿。”但没想到,这次成了他和母亲的诀别。

陷入回忆里的张玉坤声音哽咽回忆道,1999年时通讯还不发达,他当时所在的地方是湖南省的一个小乡镇,手机在那里根本搜索不到信号。到这个乡镇的第10天,他突然感觉心里特别难受,晚上十点左右跑到乡镇的招待所往家打电话。“这一打电话才知道,家里炸锅了,俺哥说‘终于找到你了,咋打你电话都打不通呀,你快回来吧,咱娘住院了。\’我一听就着急了,当时就托人买机票。”

但是,1999年时的机票不好买,直到第二天才买到长沙黄花机场至北京的机票。张玉坤回忆着当时的情景潸然泪下,他说,他当时恨不得立马飞回家,从北京下飞机后,他立即花4000块钱打出租车赶到家。“当时一路坐车一路哭,到家下了车,村里就有好多人接着我,我家门口也扎起了灵棚,我一下子就蒙了。”虽然没见到母亲最后一面,但是他仍然赶上了母亲的丧事,因为兄长们知道母亲最疼他这个小儿子,将习俗规定的三天丧期拖成了五天。尽管如此,未见母亲最最后一面仍是他永远的遗憾。

□晚报记者 赵 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伴随着春暖花开的脚步,清明时节也如期而至。每当此时临近,许多人都不禁陷入对已故亲人的深深回忆里。今年已知天命的张玉坤回想起与父母相处的时光,仍然泪盈于眶。早在清明节前二十天,他就向记者表达了希望用文字来寄托对父母怀念之情的愿望,这位谈及父母时如孩提般的50岁孝子,深深感动了记者。

回忆着母亲的一生,他说,他出生在惠民县一个小乡村,母亲非常辛苦,需要独自一人拉扯着五个孩子讨生活,因为他的父亲终年在天津市塘沽区打工。“我父亲虽然是不在家,但我从小他就教育我要诚信,要知道感恩。”张玉坤告诉记者,诚信与感恩是他家的家训,这个家训一直从他的爷爷传到现在。

“我小的时候,还是吃公分的年代,那个时候我父亲在外边打工挣的钱要往大队上交,干一年来把钱交上去之后也就剩下二三十块钱,差不多刚够还账的。”他说,早些年他家很贫穷,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就在家借钱过日子,年年如此。“不借钱过不下去,老是等着俺爹过年回来的时候还账,但乡亲们知道俺家里不是赖账的人,没有说有钱不借的。”那个时候,农村人借钱、还钱讲得是诚信,他家在村里为人极好,虽然经常借钱,但从不赖账,这种诚信的品质也影响着他的人生。

在他成年之后,张玉坤通过自己的打拼,让父母过上了好日子,同时,也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爹经常教育我感恩,说咱穷的时候受人家帮忙,咱有钱了也得帮助人家。”目前,那个他曾经长大的小乡村凡是有修路、盖学校、建广场的事儿,他总会积极捐款。

尽管,他做过很多公益事儿,但仍未让父亲健康常在。2003年非典时期,他的父亲被检查出患有肺癌,在经过9个多月的住院治疗后仍不幸去世。父亲去世时,他就在身边,看着老人安详地闭上双眼,张玉坤满心酸楚。

>>>父亲 教会他讲诚信懂感恩

>>>十余年离别 思念犹如春江水

父母已相继离世十余年,张玉坤却没有因此而忘记老人,那种由心而生的思念犹如春江之水般连绵不绝。他于2009年在父母的墓碑附近建了一座祭祀亭,以寄托对父母的思念。自此,那座小亭也成了他每逢回乡时的必去之处。

他说,回想着父母那辛苦劳作而弯曲的身影与恋恋不舍的和蔼笑容,还有他们身体力行的谆谆教诲,曾经的一幕幕随即在眼前闪现,对他们的思念也越发浓烈,这种思念已铸成了他内心深处刻骨铭心的记忆。他会将父母“讲诚信懂感恩”的家训渊源流传下去,希望这些文字能寄托他对父母的眷恋之情。

新闻推荐

女孩叛逆出走 民警艰辛找家

□通讯员 崔  彬  晚报讯 5月4日,在惠民县公安局大年陈派出所值班室里,潍坊籍邢某某握着值班民警的手激动地说:“感谢警察同志们联系我,帮我找回离家出走...

惠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惠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