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便民“组合拳”构建为民服务新常态
惠民县人民法院石庙皂户李人民法庭辖石庙镇和皂户李镇,辖区面积 230 平方公里,辖区总人口 8.7万人。法庭共有正式干警3名,聘用及借调人员3名,是典型的案多人少式基层法庭。该庭年均审结案件 640件,调解案件 513 件,服判息诉率达99.3% ,为辖区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设在村里头的宣传站点
“俺们老百姓整天种地忙活,又没有多少文化,一遇到问题就傻了眼。多亏了石庙皂户李法庭的法官们,隔三差五地到俺们这个村委会办公室发放《法律手册》,还一对一讲解哩。”家住惠民县石庙镇魁星刘村的刘大爷乐呵呵地说。
为了零距离倾听辖区群众呼声、 了解群众需求,及时解决他们关注的焦点、难点问题,石庙皂户李法庭克服事多人少的困难,专门成立“法官送法服务队”,不定期开展“法律赶大集”、“送法进农田”等法律宣传服务活动。服务队共有三个小组,每组由一名正式干警带队,由聘用或借调人员担任组员,共同组成巡回宣讲组。集市、学校、村边、路口,处处都是他们的宣传阵地。自2014年以来,该庭累计发放宣传资料57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2315人次,解答法律疑问3563个,赢得了辖区群众的广泛赞誉。
开在家门口的流动法庭
65岁的纪大爷与 68岁的李大爷是皂户李镇纪家村村民,两家仅一户之隔,种植粮食的土地更是紧挨着。早在2000年的时候,纪大爷承包了本村的一处苇塘,后经开发治理,形成了上粮下鱼的立体化种植养殖模式。 2005年,李大爷在自家地周围种上了一圈柳树。起初柳树树苗小,对纪大爷家土地上生长的粮食作物没有造成明显影响,因此两家也一直相安无事。
可是,随着柳树日渐蹿高,纪大爷家种植的粮食长势受到明显影响。纪大爷越寻思这事越不行,于是找到李大爷协商。可李大爷认为其在自家土地上种树,又没种到别人家地盘,为啥得拔了自家的树啊?双方几经协商,没有结果。于是,纪大爷气呼呼地跑到石庙皂户李法庭把李大爷起诉了。
考虑到两位大爷上了岁数,到法庭来回奔波不方便,办案法官决定到便民诉讼点巡回审理该案。为解开当事人之间的疙瘩,法官还特意邀请了纪家村村干部、村里长者及群众代表,共同做说服教育工作。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纪大爷和李大爷情绪渐渐平和了下来。法官趁机给他们讲起六尺巷的故事,引导他们彼此礼让。最终,李大爷承诺将挨着纪大爷地边的九棵大柳树全部刨除。
2005年以来,石庙皂户李法庭确定了每周二到辖区便民诉讼联络点开庭制度。不论严寒酷暑,不论风霜雨雪,他们都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庭长更换了好几个,工作人员更换了好几拨,但是便民开庭制度却一直延续了下来。 2014年以来,该法庭到便民诉讼站点服务72次,上门开庭158次,巡回办结案件201件,极大地方便了群众诉讼。
走进农家院的调解能手
“我要是再和你过一天,我就不姓刘!这一天天过的是什么憋屈日子,必须离婚,否则我今天就死在法庭上!”惠民县皂户李镇幸福赵村的刘大姐一大早就来到了法庭上,手里拿着药瓶子,情绪异常激动。
刘大姐于2003 年嫁给了邻村的辛大哥,育有一个乖巧懂事的女儿。因辛大哥的母亲重男轻女,这么多年来没少为难刘大姐。为了家庭,为了孩子,刘大姐一忍再忍。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刘大姐的婆婆并没有收敛自己的行为,有时守着孙女也毫不避讳地指桑骂槐,甚至教唆儿子离婚去和别的女人生个孩子。刘大姐气不过,一纸诉状告到法庭坚决要求离婚。
第一次开完庭,在承办法官的苦心劝解下,刘大姐情绪有所缓和,表示回去考虑一下。可一段时间过后,刘大姐的婆婆却变本加厉起来,每天无休止地找茬、吵嘴,并向儿子告状说刘大姐在外面找了男人,辛大哥一时气糊涂了,随手给了刘大姐一巴掌,这才出现了上面的一幕。找到了病根,承办法官先安抚好刘大姐,又叫来辛大哥做好说服工作,然后带上他们一起驱车赶往幸福赵村。见到刘大姐的婆婆,法官开始从情理、法理等多方面摆事实、讲道理,经过近三个小时的劝解,刘大姐的婆婆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向儿媳真诚道歉,并表示以后好好疼爱孙女,不再干涉他们年轻人的生活。至此,一起矛盾激烈的离婚案件终于在法官的引导与劝解下圆满画上句号。
石庙皂户李法庭始终坚持调解优先、 调判结合的工作原则,对适宜调解的民商事案件,把调解作为解决纠纷的首要选择。近五年来,该庭年均调撤率80.16% ,群众满意度达99.81% ,树立了新时期人民法庭与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王倩
新闻推荐
近日,在调解福财肉牛专业合作社与二十余户养殖农户的纠纷中,惠民县人民法院法官认真梳理矛盾症结所在,在沟通协调七次之后,成功化解了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图为该院法官查看合...
惠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惠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