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种麦磨面的程国明又蒸馒头了

农村大众报 2015-04-01 00:47 大字

▲程国明的现代化馒头生产车间。目前,生产车间一天生产十几吨馒头。农村大众报惠民讯(记者孙成民张天银通讯员赵秀峰王军)“我想让周边50万农民吃上我蒸的放心馒头。”惠民县桑落墅镇刘家店村农民程国明语出惊人。他说,他用流转来的土地种小麦,用自己的面粉加工厂生产面粉,再由自己的生产线蒸成馒头,而且不用任何添加剂,只求原汁原味,这样的馒头农民吃起来放心。

程国明最早靠在农村开的小馒头房起家,后建起面粉加工厂。从2008年开始,他大面积流转农民土地种粮,现在已流转土地1.5万亩。程国明说,他的设想是,在二三年时间内,他要实现每天蒸200多吨馒头。他说,当地三口之家的农户,一天平均吃2.5斤馒头;200吨馒头,可够48万农民一天之用;加上多出来的零头,就能让50万农民吃上他蒸的馒头。

程国明说,他想替农民蒸馒头,有两个主要原因。一个是农民现在很忙,忙种养、打工、做生意,农民不再有时间自己蒸馒头。二是各村的小馒头房存在安全隐患。

去年年底,程国明把一处新建厂房改造成馒头生产加工车间。馒头全靠现代化的流水线生产,少量馒头在车间的蒸房里蒸熟,大量的是靠程国明自己设计订做的“馒头蒸车”蒸熟。“馒头蒸车”开到生产车间的窗口,把盛放生馒头的托盘装进车箱。车箱装满后,关上车门,接上蒸汽管子,馒头在车箱内蒸熟,然后分送各处。程国明说,使用这样的蒸车,是为了在馒头生产、销售过程中,尽量减少与外部环境接触。这样的馒头车,程国明订做了100辆,一辆车一次蒸1500斤馒头,每天上午、下午可以各蒸一次。

馒头生产加工车间同时也是个巨大的配送中心,直销点设在各村。从2月26日试生产,到3月底,程国明已经开设了25个直销点。程国明说,一个直销点正常运转后,一天大约有100元的利润,这对农民尤其是留守在家的妇女很有吸引力。程国明说,二三年时间内,他要把馒头直销点开设到惠民、阳信、滨城区等地的至少1000个村庄。

在采访中,程国明多次说,他现在重新回来蒸馒头,不完全是为了利润,至少现在不是为了挣钱。他想通过探索试验,创造出农村大宗食品的一个生产、销售模式。这种模式不仅适用于馒头,也应该适用于各地农民一日三餐经常吃的东西。

对于经营着大型面粉加工企业和1.5万亩土地的程国明来说,蒸馒头要是长远算下来是个赔本的买卖,他绝不会去干。程国明开过馒头房,知道现在农村馒头巨大的需求市场。他的目的,是为了在给农民提供放心馒头的基础上,以数量求效益。“现在市场上一斤4个的馒头,每个利润约为8分钱,在靠质量大量占领农村市场后,我只求每个馒头有2分钱的利。”程国明说。一个馒头挣2分钱,每天200吨,就是3.2万元的利润。

而且,程国明的目光不仅仅放在农村,他想创出品牌后,把馒头打进城市,打进城市各单位的食堂。

当然,这些都刚刚起步,只能算是程国明的设想。程国明说,作为农民,要敢想,想了关键还要去行动,才有出路。

◎后记不仅仅为了利润

新闻推荐

引来资产实行“三权”分离

省国土资源厅在2012年2月和2013年9月,先后向惠民县派出了2批共10位“第一书记”,分别进驻惠民县石庙镇西庞、新马、小徐家、小王家、颜家5个贫困村。3年过去,成绩斐然,5个原本深陷贫困的村庄...

惠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惠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