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逼着儿孙学东路梆子
△韩振斌经常送戏进校园,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传统戏曲的魅力。1月12日,寒风刺骨,70岁的韩振斌骑上自行车,心急火燎地出门了。
韩振斌要去看一个人,此人名叫李俊功,打得一手好皮鼓,最近,糖尿病引发并发症,眼睛快看不见东西了。“哎,会唱东路梆子的又要少一个了!”这位惠民县姜楼镇的东路梆子传承人长长地呼了一口气,感叹道。
东路梆子是地方剧种,起源于惠民县辛店镇,在当地已流传了300多年。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东路梆子和许多民间艺术形式一样,正在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据韩振斌估计,全县会唱东路梆子的演员目前不足20人,其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已经62岁。20多个人的大戏因凑不起人来,已经很多年不演了,现在只能唱一些三五个人的小戏。
伤心:
演员比观众多
“东路梆子,50岁以上的人都有记忆,他们也都喜欢看喜欢听。”韩振斌说,以前一到农历十一月,村里就开始组织排练,一直练到年底。然后从正月十一开始演出,一直演到正月十六。来看戏的更是人山人海,“连邻村的都来,拖家带口到俺村的亲戚家住着,连看好几天。”
不过,如此热闹的场景只存在于回忆中,现在用“门可罗雀”形容一点也不过分。2013年冬天,韩振斌凑了附近村庄10多个村民到赵集村演出,可他们唱了半天,却只有七八个上了岁数的村民在下面听。
“现在的娱乐活动太多,年轻人就喜欢看年轻漂亮的唱歌跳舞,俺们都是一些老头子了,年轻人咋能喜欢看呢。”韩振斌这样分析。
无奈:
逼着儿子孙子学
东路梆子的唱腔高亢跳荡,特别是每几句后甩一个高腔,一下子把唱腔提高七八度,所以又被人称为“山东沤”。仅此一“沤”,没有一副好嗓子是唱不成的。“学戏对演员自身素质要求高,资质不行的学起来就比较吃力。”韩振斌说,现在,农村的年轻人平时都在外面打工挣钱,他们也没兴趣,找个好的学戏苗子更是难上难。
“别人家的孩子咱们管不着,自己的儿子、孙子必须学。”韩振斌督促儿子韩清友每周必须拿出两天跟他学身法、化妆等基本功。韩清友做着绳网生意,本不情愿学戏,但为了不让父亲伤心,勉强答应着,“我也就是在生意不忙的时候跟他吼几嗓子,全当尽孝了。”
韩振斌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了孙子身上。早在孙子上小学的时候,他就给孩子讲戏文故事,拿出道具培养他对东路梆子的兴趣。慢慢地,孙子也能跟他“沤”几句了,可自打孙子上了初三,功课越来越紧,他也不好意思喊孙子唱戏了。
坚守:
个人出资教唱戏
“一次,我到学校去演出,一个孩子跑过来问我能不能下次还来,他想学东路梆子,我就琢磨着能不能办个免费梆子学习班。”韩振斌把他的想法和儿子做了沟通,儿子同意每年给他出几万块钱搞培训班,几个一块唱戏的老弟兄也同意到时义务讲课,不收报酬。目前,学习班正在选址,确定地址后,韩振斌就要招生。“有了传人,一切都好说了。”
“现在根本谈不上发展,能维持下去就很不错了,以后会不会消失都很难说。”同为东路梆子的爱好者,韩振斌的一些老搭档们可没有那么乐观。他们担心的是,即便有人爱学,学会了又能怎样?
从收入上来说,唱戏的挣的不如唱歌的多。现在剧团竞争最大的就是民间歌舞团。“人家用个电脑,插上个U盘就开唱,三两个人就行,而剧团演出要有司鼓的,拉琴的,打钹的,加上上台的演员,演场像样的,十个人下不来。”同样的出场费,平摊到每个人头上,剧团的收入就比歌舞团差一截。而且,梆子戏受内容、节奏的限制,老年人喜欢,年轻人根本不听。这还是冬天结婚的多,是剧团的演出旺季,到了淡季,一个月都不一定能演一回。
老兄弟们的“牢骚”没有影响到韩振斌,他说无论如何都要咬牙坚持,“这么好的东西在我们这一辈没了,以后怎么和子孙后代交待?”
新闻推荐
近几年,肉牛和肉驴养殖环节的利润越来越小,一些规模小的养殖户纷纷被挤出市场。然而惠民县胡集镇路家村的孙秀刚(右图)却有一套独特的发展思路。6月19日,孙秀刚接受了记者采访。...
惠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惠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