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洪英:渤海区的“刘胡兰”
■吴洪英仅存于世的一张素描画像
□特约通讯员 赵荣红 刘静雅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毛主席给刘胡兰的亲笔题词,高度赞扬了刘胡兰临危不惧、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在我国,刘胡兰可谓家喻户晓,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刘胡兰牺牲的半年前,在我们山东的惠民县,也有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吴洪英,她与刘胡兰一样宁死不屈,最后被敌人用铡刀铡死,比刘胡兰牺牲得更为惨烈。
1908年,吴洪英出生在惠民县何坊乡北部王家湾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那时在王家湾流传着一句俗语:“王家湾的湾大,王家湾女人的脚更大”,意思是说王家湾的女人勤劳能干。少年时的吴洪英就操锄弄锨在田间劳作,有着吃苦耐劳的良好秉性。十八岁那年,吴洪英嫁给了牛茁村的一名普通庄稼汉牛连奎,婚后勤俭持家、任劳任怨。一个偶然的机会,吴洪英发现丈夫拥有一重隐秘的特殊身份,从此,她的命运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牛连奎表面上是个庄稼汉,实际上,他是我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地下党员,出于对“七七事变”后日寇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义愤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难之际,我党在牛茁村成立了秘密联络站,牛连奎就负责传递情报和上级文件。为了保守党的机密,牛连奎“上不告父母,下不传妻子”,但丈夫频繁长时间外出、总是来去匆匆的行为,引起了细心的吴洪英的怀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吴洪英发现丈夫秘密观察当地日军的动态,才明白了丈夫的身份。她虽然长在穷乡僻壤,但对民族大义却是通达明白,不但理解丈夫,还主动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支持、帮助丈夫完成上级任务。
日本投降之后,在共产党领导下,惠民县成立了各级人民政府,牛茁村也建立了自己的基层政权。当时,吴洪英带头控诉旧社会的黑暗,宣传新社会的光明,带领群众斗地主、反恶霸,使牛茁村的群众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同时也激起了国民党反动派对牛连奎、吴洪英夫妇的强烈憎恨。
1947年农历八月初七,国民党匪军司令王福成的部下班潘敏、刘子明等人组成的还乡团一百三十余人,在牛茁村伪保长牛士林的带领下进入牛茁村,并打出了“打进牛茁村,活刮牛连奎”的口号。牛连奎带着儿子紧急转移,家里便只剩了吴洪英。特务们将吴洪英五花大绑,吊在村头的一棵大树上,逼她说出谁是共产党员、谁是积极分子,并用枪托和带刺的枣木棍猛抽吴洪英的身体。吴洪英瞬间被打得皮开肉绽,鲜血浸透了她的衣裳,可她自始至终连一声痛苦的呻吟都没有。气急败坏的敌人残忍地割下了吴洪英的耳朵,但吴洪英的回答还是那斩钉截铁的三个字:“不知道!”
特务们的逼供失败了,他们用铡刀将吴洪英铡成了三段,踢进了村旁的小河里。吴洪英的鲜血将树下的土地染得猩红,村民们纷纷掩面而泣,那年,吴洪英年仅38岁。
由于当时斗争形势的复杂和消息的封闭,吴洪英的英雄事迹没有被广为流传,她甚至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在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的展馆里,也只有别人凭记忆画下的一张素描,画像上的吴洪英盘着农村妇女的发髻,笑容纯朴憨厚。吴洪英牺牲后,牛连奎继续开展党的工作,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惠民去世,终生未再娶妻。
新闻推荐
□晚报记者 崔 畅通 讯 员 王静波晚报讯 12月9日,记者从市公路管理局了解到,滨州市4个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大中修项目...
惠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惠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