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大力突破69个“困难村” 让“困难村”容颜大变

鲁北晚报 2014-10-29 17:50 大字

□晚报记者 张 丽

通 讯 员 王 永   

“我们村建国后一直没有通公路,没想到这辈子还能走上柏油路。”说起村里刚修的柏油路,阳信县水落坡镇王新村七十多岁的王德庆老泪纵横。柏油路宽阔整洁,房前屋后干净利落,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困难村”的村民也享受到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带来的实惠,“困难村”的帽子也渐去渐远。

>>低保户为修路捐900元

市委办公室派驻阳信水落坡镇王新村的刘斌上任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计划投资90多万,完成村内“六纵两横”街道硬化。

“村里没有公路,一到雨天特别不方便。公交车、校车都不往村里通,有的村民买了私家车,下雨的时候就要停到邻村去。现在好了,连胡同里都沾不着土了。”低保户张士山双腿残疾,出入要靠双拐,他说,修路对自己来说是福音,更要大力支持。张士山没有劳动能力,常年和八十多岁的老母亲生活在一起,靠低保维持生活,一听说村里要修路,带头从生活费里拿出900元捐给了村里。

路修好了,王新村的框架勾勒出来了,村庄美化任务的完成又成了当务之急。村里有几处闲置民居,还有几处违章建筑,影响了村容村貌,如何想一个万全之策既要保证美化效果又要使村民的损失降到最低?正在刘斌和“村两委”犯愁的时候,身有残疾的王德庆找儿子捎话来了,主动要求拆除自家闲置的一处院落。“老伴有心脏病,我们都是和儿子住在一起,那个院子一直闲着。村里搞整治这是好事啊,这是为我们‘困难村\’摘帽子,怎么能不支持?”王德庆说。

>>农村娃在家门口上起了书法辅导班

惠民县皂户李镇陈坡牛村是个“困难村”,村里基础设施不完善,自建国后一直没有通公路,文化广场、健身器材等可供村民休闲娱乐的设施也一片空白。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来,尤其是市体育局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李宝玉上任后,和“村两委”一起带领群众大搞基础设施建设,使得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以前村里没公路,破屋烂墙比较多,现在不一样了,到处干净整洁,没事就想出门转转。特别是广场建好后,我每天晚上都出来跳舞。”村民李韶华说,村里的变化每个人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李书记,俺闺女的字写得越来越好了。”李韶华是个快言快语的人,见到李宝玉立马上前说道。跟随李宝玉和李韶华的步伐,记者来到了新盖的“村两委”办公室,推开其中一扇门,满墙的书法作品映入眼帘,放着笔墨纸砚的课桌摆满房间,这显然是个书法教室。“城里的孩子有机会上各种辅导班,农村的孩子没这个机会,所以我就想办个书法辅导班,请书法家来这里义务上课,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免费学书法。”李宝玉说,目前已经有三十多个孩子来这里学习书法,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好评。

新闻推荐

六旬老木匠自发收集整理民间传说

□晚报记者 赵 伟 通讯员 董士达他仅有小学文化,却发表了40余篇地名故事及乡间传说。他今年已有67岁,却怀揣一颗年轻的心立志传承乡土文化。他说,自己只...

惠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惠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