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惠民县李庄镇俎家村党支书李文明癌症晚期坚守施工一线 “我多活一天就多干一天实事!”

鲁北晚报 2014-07-14 18:00 大字

□晚报记者 崔 畅

通 讯 员 李皓阳 王佳佳

今年66岁的李文明,担任惠民县李庄镇俎家村党支部书记38年。他为民办实事,1979年让俎家村成为管区办事处9个村中第一个通上电灯的村;1999年他带领村集体第一次硬化了村内所有道路,成为全县第四个实现硬化的村庄。

今年,全市农村公路“三通”工程启动后,他带病坚持在施工一线,自己垫付了3万元施工费用;胃癌晚期的他说,还想趁现在再为村里干点实事,“我活一天,干一天。”

>>>全县第四个将道路硬化到家门口的村

从1965年开始,李文明先后在俎家村担任团支部书记、民兵连长和副业主任,一干就是10年。1976年,他担任俎家村的党支书,至今已38个年头。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李文明“对事不对人”“大道上讲理,桌面上算账”的工作作风,一直持续到今天。

1979年的大年三十晚上,当人们都在家里过年的时候,李文明却在外面带领工人师傅,让俎家村通上了第一根电线。当时,李庄镇许多农村都还没有通电,俎家村成为管区办事处9个村中第一个通上电的村。

1999年,李文明看到镇上其它管区有的村里修了路,他心里萌生了想法:也要让自己村里群众尽快走上硬化的路面。很快,他带领大家将村集体的100亩田地承包出去,把8万块钱承包费用于道路硬化。当时,由于村里的规划,修路需要拆除几十间房屋,许多村民不愿意,工作特别难做。李文明就组织班子和党员代表、群众代表一起开会讨论,挨家挨户给村民做工作,终于带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开工后,李文明又领着村民动手干,将砖铺到了每户村民的家门口,俎家村也成为惠民县第四个实现全村道路硬化的村。

>>>胃癌晚期仍坚守在“三通”施工现场

2012年夏天,李文明感到身体不适,却并没当回事,还是每天在村里忙前忙后。家人看着着急,小儿子连哄带骗地把父亲带到了医院,检查结果出来,是胃癌晚期,医生建议做胃切除手术。李文明心里却还惦记着村里的工作,他拒绝做手术回了家。

生病后,李文明需要长期吃药,并定期进行化疗,他从以前的150多斤瘦成了115斤。家里人着急又心疼,劝他放弃村支书的工作好好休息,他坚决不同意:“我干了这么多年,村里的事情我最熟悉,我活一天就干一天。”看到他的坚持,家人不再说什么,默默地支持着他。

今年3月份,全市农村公路“三通”工程启动,俎家村在李文明的带领下已提前做好了施工计划。

工程开工之时,李文明正在医院里住院,需要每天进行治疗。“这可咋办?修路还有那么多事等着去协调,不能耽误了大事。”李文明打定了主意,他每天上午在医院输液,下午就让孩子把自己接回村里,自己亲自盯在施工现场,“让别人管我不放心。”

医生知道后,不让李文明这么“乱来”,他就每天偷偷离开医院,几天下来医生怎么也拗不过他,只好说:“没法治你了,你自己的身体自己可要注意!”就这样,李文明每天在医院和村里往返,俎家村用了1个半月的时间完成了村内主街的硬化建设。

“三通”工程启动之初,资金是难题。俎家村全村以种粮为主,没有额外收入。李文明提前做好了准备,他带领大家将村里的50亩荒地集中在一起转包出去,签订了20年的合同获得承包费16万,再加上镇里划拨的1万元和“第一书记”帮扶的1万元,俎家村用这18万块钱顺利启动了工程建设。启动资金只是施工费用的一部分,眼看资金不够了,李文明卖了自家小麦,垫付了3万元钱的施工费用。这些年来,李文明定了一条规矩:村里凡是花钱的事,由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成立临时小组来管账,村班子成员不能插手,并定期公示,保证公开透明。

如今,俎家村不仅主街修整一新,大路两边还修好了360米长的排水沟,村内建了13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李文明还想办法在村后建起了280米长的地下灌溉渠,彻底解决了村民130亩地的灌溉问题。自从有了这条灌溉渠,旱能浇,涝能排,一改过去要从一个沟抽到另一沟里才能浇地的困扰。今年,俎家村130亩地的小麦每亩增产400多斤。

完成了公路“三通”后,李文明又有了下一个计划,村里的电线多年来没有更换过,他想给村里进行电网升级改造,让大家用电更方便,目前申请已经报到省里,正在等待批复。“我这病,说犯病也很快,也许哪天再想干也干不成了。”李文明笑着说,“还是那句话,我多活一天就多干一天,趁活着为村里干点实事!”

>>>“我多活一天就

多为村里干点实事”

新闻推荐

贪便宜网购相机 被骗走3800元

请付3800元的走私保证金,相机就会平安到你手里!□晚报记者 温庆磊 通讯员 刘燕 田晓剑 张雯 徐瑶记者拍案:网上购物时,一定要选择知名的购物网...

惠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惠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