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寒风中等待一份好活计 春节过后务工者早早开始一年的辛劳

鲁北晚报 2013-02-16 18:48 大字

□本报记者 郭笑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这个举家团圆、把酒言欢的团聚时段,有些人却早早开始了一年的辛劳。 大年初四的早上,市区渤海九路附近的劳务市场街头,赫然出现了几位务工者的身影。按照以往的惯例,正月初八之后,这个市场才会逐渐恢复往日的喧嚣与繁忙。而农历蛇年里,农民工们为生计所付出的努力,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寒风中,老张迟迟?

>>一碗面一块馍,  

就是一顿年夜饭   

囊中羞涩,让小王对回家过年有些抗拒。因为每次回到村子里,发小们都会聚在一起讨论上一年各自的收获,没能挣到更多钱的小王,觉得回去聚会有些抬不起头。“那滋味肯定很不好受。”

为了不让家里人催自己回家过年,这位年轻的打工者将手机关闭了整整3天,谁的电话也没接。从正月初一到初三,在位于市区渤海二十四路的出租房里,小王连续吃了3天泡面度日,“住所周边的饭馆过年都歇业了,更主要的是我身上没钱,也买不起饭。”他苦笑道。正月初四一早,他便急不可待跑到劳务市场上找工作来了。“今天过来就是想尽快找到活干,好有一个新的开始。”

而老张租住的地方,距离劳务市场很近,他的春节也是一个人冷冷清清度过的。“我很想回去老婆孩子热炕头。”但是现实总让人充满了无奈。除夕夜里,没有家人亲朋的团聚、没有美味佳肴和春晚,有的只是几块不能再馏的陈馒头和一碗面条。“你想不到吧,这就是我的年夜饭。”他调侃道。

>>这个春节他没有回家  

城市雪后和煦的阳光,似乎让冬日的寒风显得不那么凛冽,可靠卖力气养家糊口的务工者们,此时内心却有几多彷徨。

“为什么初四就来找工作了?”听见记者的问题,几位务工者腼腆地笑了。“年过完就来看看,找个活干呗。”答话的人是老张,今年47岁,身材不高却很敦实。扛石料、砌砖头、跑长途……20多年来身份一直是务工者的他,没少干过苦活累活。

从当天早上8点到中午接近11点,没有一个雇主找上门来,但务工者们显得并不算太失落,也许老张等人心里本就明白,这个时候想找到一份活计几乎就是在碰运气。“明天还是会来看看的。”尽管一直乐呵呵的,但很少有人会知道这位中年男人内心的郁闷和无奈——家住里则街道办事处的他,这个春节没回去与亲人团圆。原因听起来有些酸楚——没钱。去年,在中国经济趋缓的大背景下,底层务工者们受到了最为直接的影响,市场上的用工需求减少,像老张这样的人,再也无法很快找到合适的工作,即便那只是一份临工。

>>总是被拖欠的劳务费  

“我不签合同干长工,就是怕工钱被拖欠。”老张说。但他依然没能摆脱拿不到劳务费的尴尬。去年,老张辛辛苦苦打拼挣了3万元钱,但直到除夕当天下午,依然有4位雇主欠着他共计6000元工资。原本打算拿这些钱回家过个团圆年的老张,最终没能成行,空着手让他不好意思面对家人。

“年”就该是情感汇集的时刻,但现在老张心里却只剩下郁闷和纠结。“都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理儿是这个理儿,谁不愿意回去给家里买点年货,添点新物件,再给孩子个压岁钱呢?”他反问道。

想到去年此时,自己在温暖的家中“吃菜喝酒过大年”,老张感到了一丝窘迫。“谁都知道站在这找工作很冷,可是没办法。”要强的性格让他再苦再难都只能坚持,同时这位山东汉子也承认,多年的辛苦劳作,早让自己的身体有些吃不消了。“膝盖、腰椎、肩膀……现在都不好使了。”他感慨道,“打针吃药是少不了的。”

和老张一样,在场的几位务工者都遭遇了劳务费被拖欠的问题。家在惠民县的24岁务工者小王,这个春节也没能和家人团聚,据说雇他的老板答应,年后会把欠下的2000多元钱给他。

>>坚守中的憧憬与希望

“咱就是个普通老百姓,郁闷不安地过是一天,乐观平和地过也是一天。”说这话时,老张的脸早已经被寒风吹得通红。他明白,脚踏实地为明天打拼才是生活的本质。尽管当天找到活干的希望非常渺茫,但几位务工者依旧在坚守着,伴随他们的还有新一年里的憧憬与希望,“相信今年会一切好起来的。”

冬将渐远,春已到来。在现实和梦想之间,老张这样的务工者们期盼能多挣点儿钱,为了明年春节能回家过个团圆年。春天里,他们,再出发。

新闻推荐

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净化消费市场大环境

市消费者协会会长、市工商局副局长曹维东指出:2012年,全市各级消协组织接受咨询2200余人次,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093件,调解处结1064件,帮助消费者免受经济损失约460余万元,其中市消协办调处27起...

惠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惠民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