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大量银元惊现惠民工地

鲁北晚报 2012-05-15 19:25 大字

>>村民:“快挖,挖着就发了”

14日上午,记者来到惠民县城北门街,眼前的老房子正被拆迁。有村民介绍说,这里将建新的社区。虽然挖出银元已过去了好几天,可现场依然聚集着不少“淘宝”的村民。不少人兴奋地喊叫着,“快挖,快挖,挖着就发财了!”只见村民们有的拿着镐头,有的拿着铁锨,还有的拿着铁笊篱在不停地刨土,都希望在土里能扒出银光闪闪的“袁大头”。记者发现,现场的地面已被村民挖得坑坑洼洼。一位李大爷指着前面的坑告诉记者:“我什么都没搞到,这些坑都是半夜挖的。”“太疯狂了,瞬间就被抢光了,有的人被挤得两脚朝天,可手里还死拽着银元!”王大妈回忆说,“多亏民警赶到控制现场,才没造成人员伤亡。”

虽然当时出土的银元基本被“一扫而空”,但还是有不少“漏网之鱼”。记者看到,现场就有一位村民“淘”到了三块铜钱,有两块上面的文字清晰,但有一块布满锈迹。

据了解,当时是附近一位捡垃圾的大爷首先发现银元的。很快,干活的工人以及附近的村民知道后都加入了挖银元的行列。

>>出土的银元有500块左右

“抢到就往口袋里装,装不下就往怀里塞!眨眼工夫,大量的银元基本没了,于是有不少人便开始翻挖土地继续寻找。”村民王先生告诉记者,“捡垃圾的老汉最先发现了银元,捡了有百十块。有的人捡了几十块,但大部分都只捡到三五块。估计这次出土的银元有500块左右。”

惠民县城关派出所副所长张秦告诉记者:“当天惠民县公安局接报后,立刻赶往工地控制了现场,以确保群众安全,防止文物流失。惠民县文化新闻出版局的工作人员随后也赶到现场进行查看。在了解情况后,便展开了挖掘清理工作。经过一天的清理挖掘,共挖出银元183枚,其中包括光绪元宝、宣统大清银币、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袁世凯像银币、英国贸易银币等。”

>>专家:

文物应属国家所有

记者在文物局咨询了相关人员。据介绍,地下的文物一律应该归国家所有,除非能证明是自家的可以继承外,其它一切地下的文物都应该属于国家。

本次出土的银元,品种多数量大,比较罕见,文物价值、经济价值较高,也填补了惠民县博物馆馆藏的空白。

■相关链接>>

《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地下埋藏的文物,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不得私自发掘,在进行建设工程或者在农业生产中,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发现文物,应当立即报告当地文物行政部门,不得哄抢、私分、藏匿。

>>村中老人证实

此地曾是财主的旧宅

据村里的一位李大爷说,这块地过去是方振刚、方振鲁两个财主的旧宅。他们不但拥有大量田产,还做很多买卖。其中就开了一间字号为“大通”的钱庄。据老人介绍,民国时期,方家的一位掌柜曾经被土匪绑票,当时土匪索要巨额赎金,但不知道是何原因,这位掌柜最后还是被撕票了。因为时间太久,老人很多细节记不清了。

“解放后方家就剩下一位老太太。1958年时,大家生活都很困难,方家老太太找到当时的大队长,让人在伙房里挖出一坛元宝,帮助村里度过困难时期。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具体时间想不起来了。还是这位老太太,带人在自家地窖挖出一大坛银元,让大家一起去银行换钱,当时我也在场,用一块银元换一块钱,目的是为了给大队换一台拖拉机。那时候,连自行车都很少见。可自从方家老太太去世后,家里就没人知道哪里还藏着东西了。”李大爷用手比划着说,“这么大的元宝,一整坛子啊!”

□本报记者 高亚楠 王希彤 王国峰

通 讯 员 田晓剑 杜大伟   

本报热线15505430155讯 近日有市民通过热线反映,在惠民县城北门街,原被服厂的拆迁工地,一辆挖掘机在清理杂土时,意外地挖出了一批银元,一时间引来周围许多村民乱抢乱挖。

大量银元  惠民工地

惊现

新闻推荐

借款后玩“失踪”逾期不还双双被起诉

□通讯员 田晓剑 本报惠民讯 一名女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伪造个人收入证明资料从担保公司借款7万元。另一女子冒充某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好心...

惠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惠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