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镇 抓实“五件事”推动“两个走进”落实落地

东营日报 2020-08-27 16:56 大字

本报讯 “后夹村菊花茶和博兴村中药材长势良好,要注重加强后期管理和技术指导;薄家村邮政快递代办点设立后,要多在拓宽农产品销售上下功夫;六顷五村‘爱心食堂’要严把食品安全关……”日前,在河口区义和镇每周一举行的“两个走进”工作汇报会上,镇党委书记王云涛在听取了镇党建办关于当前“两个走进”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后,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

为深化“两个走进”工作,义和镇通过抓实“五件事”,推动党员干部紧密联系群众、引导群众、凝聚群众,面对面做群众工作、心贴心为群众办事、手拉手解决群众困难,全力构建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工作新模式。

红色领跑,引导党员干部“想干事”。建立“支部进网联党员,党员入格联群众”工作制度,形成党组织联党员、党员联群众的“双联”工作模式。以支部为单位制定“两个走进”清单,结合每月5日开展的“党员主题活动日”活动,定期开展“访党员思想状态、生活状况、就业情况,党员定期议村级发展”的“三访一议”活动,让广大党员广开言路,共议村级发展大计,积极参与村级事务,形成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敞开大门,办理党员群众“身边事”。在6个新村党群服务中心,统筹布局为民代办服务厅,下沉46项涉及村民代办事务,设立“一站式”服务平台。推进快递进村,建立爱心驿站、快递收发室,方便党员群众生活。构建党建服务网和社会治理网融合,实现“双网合一”,建立“1+1+1+ N”的社会治理架构,突出党员联户制度,推行“新村吹哨,网格报到”,实现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做好村居“微治理”。

集思广益,组织党员群众“议政事”。组织开展“两个走进”大走访活动,开展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定期联系走访新村党委、新村党委成员联系网格支部、各网格支部成员联系普通党员,党员定期联系户制度,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及时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新村党委和各支部每周定期召开“民情咨询会”“村情发布会”,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反馈上周民生实事办理情况和民生项目进展情况,公开重大财务开支、重要村级事务。

结对帮扶,贴心关爱特殊群体“暖心事”。建立困难群众结对帮扶机制,通过结对帮扶、定期走访、党支部领办“爱心食堂”“一元餐厅”“一元理发室”“一元洗衣店”以及设立“四点半学堂”等形式,营造贴心关爱特困党员、贫困群众、独居老人和留守儿童四类人群的浓厚氛围。

五个带头,办好群众关注的“长远事”。通过组织设岗、党员领岗的方式,开展党员承诺践诺活动,做到党员带头讲政治作奉献、带头参与道德模范评选、带头移风易俗、带头发展产业项目、带头参与“三变”改革,以实际行动带动广大群众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积极参与“三变”改革,推动发展产业,引领群众致富增收。

“两个走进”工作开展以来,博兴村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五一村黄金桃种植基地、蓝田农科现代农业示范园等产业项目以及六顷五“爱心食堂”、薄家村邮政快递代办点、颐丰新村党群服务中心等民生实事快速推进,构建起了“镇党委——— 新村党委——— 网格党支部——— 党员中心户”四级乡村治理新架构,6个新村党委联系46个网格党支部,968名党员包片服务1.75万名群众,先后为广大群众提供各类信息1200多条、解决生产生活难题650多个。

(记者 王雪 通讯员 吴吉新)

新闻推荐

文化为民 描绘文明和谐新图景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田中岳通讯员夏玉忠文化是城市之魂,文化是文明之基。如何提升群众文化素养,提高社区文明程度,是基层社...

博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博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