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滨州日报 2020-01-03 10:08 大字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孙文杰通讯员高立逸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滨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1号文件精神,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以农民为主体,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成立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5个工作专班,明确73项、164条重点工作任务,按照打造滨州特色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目标,补短板、破难点、强基础,压实责任、持续发力,描绘出农业不断升级、农村更加美丽、农民持续增收的滨州乡村新画卷。

凸显滨州特色优势,形成紧密联结农民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体系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滨州市切实把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形成了以资源禀赋为依托,以农民群众为主体,以一二三产业融合为主要发展路径,地域特色鲜明、创新创业活跃、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的产业体系。

“海陆粮仓”建设高起点推进。全市上下全力抗击“利奇马”台风侵袭,在夏粮获得丰收的基础上,确保了大灾之年的粮食安全;实施打造国家级粮食产业融合循环经济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2019年预计粮食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500亿元,同比增长13%;打造全国一流“虾贝虫”经济聚集区,预计全年实现渔业经济总产值167亿元,同比增长7%。

农业产业结构高水平优化。推广良好棉花30万亩、设施蔬菜40万亩,大豆、花生等作物达到12.5万亩,中草药面积发展到1.4万亩;畜牧业发展稳中向好,预计畜牧相关产业产值达到1100亿元,同比增长6.3%;实施特色经济林果示范基地工程,全市果业产量达到75万吨,其中果树设施大棚达到2.2万亩,增长22.2%。

农产品竞争力高层次提升。农业品牌建设实现突破,发布“食域滨州”区域公用品牌,全市“三品一标”总数累计达到495个,省知名农产品品牌累计达到20个;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各级抽检合格率均达到98%以上,韭菜专用二维码追溯捆扎带经验在全省推广;狠抓科技兴农,组建滨州现代农业智库,分产业成立了31个农业科技创新团队,6个玉米新品种和1个小麦新品种通过省级审定,为历年最多。

一二三产业高标准融合。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在全省率先开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创建,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达到386家、8800个、1800家;积极打造农村产业融合样板,滨城区成功创建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惠民、博兴、阳信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程,惠民县入选山东省淘宝直播村试点县、国家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市拥有淘宝镇9个,淘宝村48个,数量居全省第二,成功举办2019年第七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

农业农村改革高质量深化。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市清产核资完成6119个村(组),完成比例99.9%,全市县级产权交易中心基本建立;有序流转土地面积累计达276.6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50.5%,位居全省前列。双招双引成效显著,共引进市外工商资本涉农项目27个,合同金额7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9.8亿元,创历史之最。

“引进来”“培养好”“沉下去”,集聚乡村振兴人才力量

滨州市努力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瓶颈制约,注重“引进来”“培养好”“沉下去”,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有效优化了人才结构,提升了人才素质,集聚了人才力量。

打造农业科技高端人才队伍。新增惠民齐发果蔬有限责任公司袁隆平工作站、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安德鲁院士工作站,目前全市院士工作站达到7家;31个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引进国家级高端人才32名,省级高端人才35名。开展“百名专家来滨州”活动,达成合作意向27项。加强乡村人才平台载体建设,新增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1家、省级服务乡村振兴继续教育基地1家、市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6家。

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完成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2100人,农村基层干部专科学历教育和退役士兵培训465人,妇女素质提升“十百千培优计划”培训7300余人,农村电商人才培训1500人次,返乡创业人员培训2.2万人,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1.1万人,完成省任务目标的125%。培树农村人才创业典型,评选工友创业园44家,农民工之星41名市级“乡村好青年”100名,其中6人入选省级“好青年”,推荐10名齐鲁乡村之星。

支持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大学生创办小微企业一次性创业补贴标准提高到2万元,共发放各类创业补贴309.14万元;选聘“三支一扶”大学生39人,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在一线成长;健全了乡村人才评价机制,印发《滨州市职业农民职称评审试点实施方案》,全省职业农民职称评审试点得到省批复。构建农技人员签约服务基层长效机制,参与签约农技人员692人,开展下乡活动11135人次,指导农户5万多个,服务面积200多万亩。

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村社会文明新气象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滨州市积极繁荣兴盛农村文化,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为乡村振兴培根筑魂。

推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全力推进“四德工程”建设,善行义举四德榜基本实现村居全覆盖,无棣、滨城、博兴、邹平、惠民被评为全省“四德工程”建设示范县区。开展好人选树活动,组织评选“滨州好人”60人,入选“山东好人”30人。深化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实施“百镇千村”建设示范工程,全市共有国家级文明村9个,省级文明村117个,省级文明镇(乡)25个,市级文明村761个,市级文明镇(乡)21个,省级“百镇千村”乡村文明家园示范工程村120个,省级文化特色建设示范镇4个。开展“最美家庭”和好媳妇、好婆婆评选,表彰省级以上最美家庭9户,市级典型190人(户)。

增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推动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建设,重点扶持550个省定贫困村建成综合性文化活动室,全市30%(28个)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成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分馆,招标采购健身器材3000余件,为1000余个行政村健身设施进行了提档升级和维护更新。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初步建成实践中心——实践分中心——实践站三级组织架构,截至2019年底,全市共建成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4处,乡镇文明实践分中心75个,中心村文明实践站1605个,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达12000余场。

挖掘保护优秀乡村文化遗产。无棣县水湾镇依托市级非遗项目苇帘加工工艺,年创经济效益6000多万元,被评为“全省非遗助力脱贫典型乡镇”;博兴县发挥“非遗+网络”的平台作用,建立草柳编、老粗布电商产业园,年电商在线销售额5亿元,带动周边200多人脱贫。开展第五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评选认定工作,评选第五批市级项目22项,扩展项目8项,滨州剪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深化农村移风易俗,全市5414个村居实现了“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全覆盖;推进农村殡葬改革,成立殡葬改革工作专班,全市已建设完成农村公益性公墓186处。

增重乡村振兴绿色底蕴,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得到进一步改善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滨州市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进林水会战,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努力推动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相统一。

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了2019年完成整治村庄比例不低于65%的目标。抓好农村改厕后续管护,全市共建立厕具维修点85处,配备维修人员215人,购置粪污清运车439辆,建成粪污中转站109处。2019年9月24日,全省农村改厕规范升级和后续管护长效机制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滨州市召开;在2019年11月30日-12月2日国务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检查中,滨州市整治成果得到了第四检查组的认可,新华社以《扫码可报抽,粪污变资源》为题对无棣县的成功做法进行了详细报道。

实施林水会战“第二个十年行动”。2019年全市共完成合格造林27.3万亩,完成目标任务的124%,道路绿化657公里、水系绿化408公里;水利建设总投资15.95亿元,衬砌引黄干渠33.45公里,新建及维修配套建筑物42座,清淤骨干沟渠674.5公里,建设“旱能浇、涝能排”方田6.6万亩。

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争取2019年度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35个,申报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1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3个,全市28个2017年度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全部通过省派第三方机构验收。开展“美丽庭院”创建和“美丽庭院+”活动,已建成“美丽庭院”示范户37622户,建成率8.12%;3886个村参与创建,建设比率达79.27%。

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在全国首创“土壤保育院”,目前已初步具备运行条件,成功做法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吉炳轩的批示肯定。实施化肥减量行动,全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852万亩,水肥一体化面积13.7万亩,全市农用化肥总量连续3年实现负增长。秸秆综合利用成效显著,国家秸秆资源与利用平台搭建完成,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7%,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位居全省第一。

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强化

滨州市积极探索党建统领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走好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振兴之路。

全面提升农村党组织带头人素质。优化带头人队伍结构,对2.1万名村“两委”成员开展适岗能力评估,新调整村党组织书记170人,平均年龄下降5.3岁。实施农村优秀人才“回引计划”,回引优秀人才693名,储备后备力量1.1万人。发挥好第一书记“尖兵”作用,市派第五批第一书记70名、县派第一书记400余名、市选派乡村振兴服务队18个;推进共产党员“淬火工程”,对2.1万名村“两委”干部进行集中培训,选拔87人参加全省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

集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2019年上半年确定软弱涣散村党组织132个,已全部落实帮包措施;下半年又将278个后进村纳入了整顿范围。44个受过刑事处罚村干部已全部清理并全部补齐配强,21个不胜任不尽职村党组织书记全部撤换;4个黑恶势力干扰渗透村已全部整顿完成;344个信访矛盾突出村的363个信访矛盾纠纷已化解287个,占79%,为民办实事1431件。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深化实施“千名干部包千村、千家企业助千村”,1027名干部、524家企业与1324个薄弱村结对攻坚、联动推进,对集体收入5万元以下村实行“一村一策”,建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措施。截至目前,1324个薄弱村中,村集体收入与2017底相比实现翻番的村达到865个。

加快社会治理“大网格”建设。印发《滨州市社会治理“全科大网格”实施意见》,着力构建“多网融合、一网统筹”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深入开展平安乡村建设,在5248个行政村招聘警务助理5489名,建设农村警务室或警务工作站2053个;开展“普法进乡村法治惠村民”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月活动,“送法下乡”500余场次。推进“天网工程”建设,研发具有滨州特色的“一村(网格)一警”工作管理平台和手机APP。坚持以严打农村黑恶势力、维护基层政权稳定为突破口,共侦办涉黑组织案件10起,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32个,恶势力团伙50个。加强村级组织规范运行,全面完成《村务公开目录》和《村规民约》修订工作,滨城区彭李街道大河姚村入选民政部优秀村规民约案例,是全省3个入选村(居)之一。

新闻推荐

好水润岛城 清源自流长 青岛城市供排水事业跨越发展120年 惠泽民生增强百姓幸福感 水务集团砥砺前行守护水系生命线 勇担使命助推城市品质提升

水是生命之源,世间万物生存都离不开水。史学家把自来水比喻成一个城市的“心脏”,是一个城市进入现代文明的标志。青岛是全...

博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博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