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兴县高质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农村大众报 2019-12-17 13:41 大字

陈户镇纪耿村广场。陈户镇董永公园一角。今年以来,博兴县为提高人居环境水平,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在对标学习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上再提升、再发力,进一步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聚焦问题导向,突出村容村貌、农村生活垃圾、旱厕革命和生活污水四大重点,先后开展了“夏季战役”“秋冬战役”“百日会展攻坚”等行动,做到了地毯式、全动员、无遗漏、无死角,以只争朝夕的干劲和久久为功的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取得了环境整治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一、责任意识再提高

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实行“一把手”工程,切实做到履职尽责、主动作为,防止出现一阵风,搞虚假形式主义,出现反复。一是形成工作合力。梳理研究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措施和机制,召开专题会议。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会商机制成员单位工作分工再细化、再明确,任务再落实,做到沟通及时,协作密切,共同推进工作落实。二是压实工作责任。成立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专班,集中办公,对在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实行挂账销号限期办理,强化问题整改,确保高标准打造一流农村人居环境。三是健全考核机制。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县镇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两手发力,启用第三方机构对工作进行评估,成立督查暗访领导小组,将暗查暗访作为考核的重要手段,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摸实情、听实话、求实效。

二、信心决心再增强。

一是加大宣传。针对部分乡镇存在畏难情绪,认为自身基础条件差,财政实力较弱的实际,做到宣传到位、提振精神,做到因地制宜,梯次推进。确保标准不降低,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做到久久为功,实现方向明、信心大、决心强。二是加大财政资金整合力度。建立政府财政投入引导、农村集体和农民投入相结合、社会力量积极支持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作任务往深里做、往实里抓。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打造民心工程、民生工程。三是积极发动群众,打一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人民战争”。结合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发动群众,增加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推进措施再细化

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回答了对人居环境整治“怎么看”的问题,也提供了“怎么干”的方法论指导。下一步,一是聚焦“三清一改”穿衣工程,美丽乡村添新颜。打好“冬季战役”,做好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的“三清一改”,重点治理垃圾乱丢乱扔、柴草乱堆乱放、污水乱泼乱倒“八乱”,彻底消除“四大堆”、杂草丛生、残垣断壁、小广告乱贴乱画、畜禽散养等现象,提升村容村貌,村容环境实现干净、整洁、有序,乡村面貌明显改观。二是统筹污水治理,一村一策治顽疾。按照城乡统筹处理、村镇集中处理和农户分散处理三种污水处理模式,做到齐发力“治四乱”。集中开展村内塘沟清理,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排水沟等为重点,组织开展农村黑臭水体专项排查,划定治理范围,建立工作台账,明确治理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坚持“治”“管”并重,全面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三是以农民满意为前提,三年任务两年干。利用一周时间,对垃圾围村、垃圾围坝、工业垃圾“上山下乡”等问题进行再排查、再整治,及时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清理,实现村庄周边无垃圾积存、街头巷尾干净通畅、房前屋后整齐清洁。进一步夯实“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体系,坚持一把扫帚扫到底,建立城乡统一的保洁制度。针对厕所脏、厕屋破、厕具坏问题,进行排查整改并规范升级,逐步建立起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资金、有监督的“五有”管护长效机制。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博兴县在“高”字上下功夫,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重点任务建设;在“全”字上下功夫,着力抓好全城谋划,整体推进,逐项打好“歼灭战”;在“干”字上下功夫,坚持干字当头,干就干好,实现村庄面貌从内到外整体提升。

(李鹏飞邵峰于洋)

新闻推荐

中国·兴福智慧厨都中小企业孵化示范区项目:以“互联网+特色产业”模式建多产业集聚示范区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李伟伟通讯员刘爱军许玲报道)中国·兴福智慧厨都中小企业孵化示范区(一期智能制造项目)项目立足中国...

博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博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