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区推进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 实践基地串珠成链

广西日报 2021-12-18 07:16 大字

本报记者蓝永前通讯员黄娴

有着“全国旅游乡村重点村”“广西民族特色村寨”等美誉的北海市海城区流下村,最近被确定为“海城区少先队员校外实践活动基地”。“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特别有意思。”近日,海城区第一实验小学学生许可馨参加垃圾分类活动后兴奋地说。

在海城区,像流下村这样的校外实践活动基地还有很多,深受广大师生和家长的青睐。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共青团海城区委员会紧紧围绕“拓展校外和社区少先队工作,加强少先队组织文化建设”的改革要求,统筹整合辖区资源,创新开展少先队社会化工作,积极探索打造“家门口的少先队”,绘就校外实践教育地图,引导辖区少先队员走出学校参与社会实践。

“成立街道少工委,是我们创新开展少先队社会化工作的先手棋。”共青团海城区委员会书记徐琼芳介绍,今年10月底,海城区充分发挥党建带团建促队建作用,在地角街道办事处成立北海市首个校外少工委,由地角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街道少工委主任,党工委委员、辖区各学校支部书记担任少工委副主任,学校辅导员、少先队代表、社区团支部代表担任少工委委员,为辖区少年儿童搭建起开展思想引领和政治启蒙的校外平台。

“我们将校外实践活动基地‘串珠成链’,推出游学精品线路,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实践课程。”地角街道党工委书记陆振冲介绍,借助丰富的资源,他们在地角党校、女民兵连史馆、古炮台遗址等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教育、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流下村、大王宫等地开展风情民俗和传统文化学习活动,在冠头岭国家森林公园开展生态环保教育以及健身体育活动。

与此同时,海城区还推出了“社区少先队积分护照”模式,围绕“理想信念、家国情怀、责任意识、能力养成”4个方面,聚焦“德、智、体、美、劳”育人目标,设置“必修分”“选修分”“年度分”3个类别,鼓励少先队员参与红色遗迹寻访、非遗文化传承、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争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少先队活动从校内延伸到校外,孩子们得到锻炼的机会更多了。”学生家长潘荣举认为,海城区通过成立街道少工委,搭建社会化活动阵地,创新活动方式,实现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融合。

地角街道少工委成立以来,已带动210余名少先队员参与实践活动。目前,海城区正着手准备全面铺开街道和社区少工委建设工作,不断丰富活动载体,让少先队员在家门口就能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新闻推荐

北海二轻联社:立足岗位解群众烦心事

本报北海讯(记者/覃鸿图)“他们一家每年增加1.15万元的收入,解决了很多困难。”近日,北海市二轻联社党组成员走访入户结对共...

北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北海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